【題目】我國農業(yè)發(fā)展主要依靠( )
A.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B.毀林墾荒,擴大種植面積
C.走科技強農之路
D.走廣種薄受之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由地形、氣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相互影響、相互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基礎。讀東南亞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半島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區(qū),下列成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A. 地形平坦B. 水能豐富
C. 河運便利D. 水源充足
【2】陳毅元帥訪問緬甸時,曾賦詩一首,其中有“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之句,詩句所反映中南半島的地理信息是
A.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B. 我住在長江的上游,君住在長江的下游
C. 山脈、河流向東西延伸
D. 每一條河流都向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小明說:“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北半球且四季分明!毙∶鞯募亦l(xiāng)可能位于圖中四點中的( )
A. A點B. B點C. 點D. 點
【2】某輪船在D點附近海域失事。其坐標位置正確的是( )
A. (20°N,60°E)B. (20°s,60°E)
C. (20°N,60°W)D. (20°s,60°W)
【3】圖中B地在D地的什么方向( )
A. 東南B. 西南C. 東北D. 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淮安地處南北方交界處,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農作物栽種兼有南方和北方的特點,聯系實際,誰出具體表現我們淮安的選項( 。
A.一年一熟,盛產大豆、甜菜
B.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盛產水稻、甘蔗
C.一年兩熟、兩年三熟,既種小麥、玉米又載水稻
D.很難說清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組合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是因為________。從圖中可以看出,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
(2)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號稱“非洲屋脊”的是________。
(3)非洲也被稱為“富饒大陸”,通過讀圖,我們發(fā)現非洲著名礦產品有________。 (至少寫出兩種)
(4)剛果河與尼羅河相比,你認為哪條河流水量大?________,根據圖中信息,說出你的理由:(從氣候、地形方面回答)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東北作為老工業(yè)基地。傳統工業(yè)面臨資源枯竭、能耗高。經濟效益差等問題。自從中央做出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決定以來,該地區(qū)已成為我國西部開發(fā)后又一個投資熱土。
材料二下圖為東北地區(qū)簡圖
(1)A是_______(鄰國)
(2)陰影區(qū)B是________平原,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該區(qū)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
(3)由哈爾濱的氣候坐標圖判斷該區(qū)域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_____。
(4)根據以上信息,從交通和礦產資源兩方面說明遼中南地區(qū)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
(5)為重振東北老工業(yè)基地,你建議采取哪些具體措施?(至少兩點)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王學習地理時,發(fā)現同緯度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觀差異很大.她收集的三地景觀圖片如下,請你根據相關圖片及所學的地理知識回答問題。
(1)三幅圖中,夏季氣溫最高的是________;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2)圖A耕地廣闊,耕地類型是________,這里是我國________(糧食作物)主要產區(qū)。
(3)圖B的傳統民居是________,黃土高原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舉1例)。
(4)圖C沙漠名稱是________沙漠。
(5)塔里木盆地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脈B. 注入渤海
C. 航運發(fā)達,被稱為“黃金水道”D.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河口
【2】圖中鐵路是( )
A. 京九鐵路B. 京廣鐵路C. 京滬鐵路D. 京哈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