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地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北側是北半球,南側是南半球,此地點是( )
A. 西經(jīng)20°和赤道交點 B. 0°經(jīng)線和赤道交點
C. 東經(jīng)160°和赤道交點 D. 180°經(jīng)線和赤道交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亞洲大陸東部某市2017年氣溫和降水統(tǒng)計資料,根據(jù)資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可知,該市最高和最低氣溫分別出現(xiàn)在
A. 1月和7月 B. 2月和8月 C. 7月和1月 D. 8月和2月
【2】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可知,該市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推斷,該市的氣候類型是
A. 熱帶季風氣候 B. 亞熱帶季風氣候 C. 溫帶季風氣候 D. 熱帶草原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0月,中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圖為中國人口增長折線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人口( )
A. 數(shù)量不斷增加 B. 數(shù)量保持不變
C. 增長速度保持不變 D. 1949至1969年增長速度變慢
【2】“二孩”政策能夠( )
A. 迅速增加勞動力數(shù)量 B. 短期增加勞動力增長率
C. 緩解未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D. 降低五年內社會養(yǎng)老負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非洲之巔”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終年積雪,但雪峰奇景正以驚人的速度逐漸消亡,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 B. 海陸分布
C. 地形地勢 D. 人類活動
【2】有關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被稱為“高原大陸”“熱帶大陸”
B. 氣候類型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
C. 剛果河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的河流
D.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同學們在演示地球的運動,與圖中呈現(xiàn)情景不相符的是( )
A.昆明是白天,紐約是黑夜 B.北極圈內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
C.北京晝短夜長 D.赤道晝夜等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貝貝在澳大利亞留學期間,曾經(jīng)從澳大利亞東海岸向西穿越大陸,一直到達西海岸,穿越過程中,他依次經(jīng)歷了三大地形區(qū),即( )
A. 山地、平原、高原 B. 高原、平原、山地
C. 平原、高原、山地 D. 山地、高原、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qū)水草豐美,濕地面積廣大,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被稱為生態(tài)的凈土。
材料二 東北地區(qū)、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圖。
(1)“我的家鄉(xiāng)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中描述的河流是圖中的________河。(填字母)
(2)圖中A是________(山脈),也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試列舉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東北地區(qū)氣候冷濕,冬季的東北,呈現(xiàn)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世界。試分析該地區(qū)冬季寒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說明三江源所在區(qū)域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述圖中②工業(yè)基地形成的有利條件。(至少答出2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國家分別設立了①三江自然保護區(qū)和③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當前它們共同面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