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回答問題。
(1)黃河發(fā)源于 山北麓,注入 海。
(2)黃河中游兩條主要支流的名稱:① _____ ,② ___ 。
3)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平原:
③ ____ 平原,④ _____ 平原。
(4)黃河流經(jīng)黃土高原時,產(chǎn)生嚴重的水土流失,請從降水季節(jié)分配、黃土高原地形特征、地表植被、土質(zhì)等狀況,分析主要原因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
(5)黃河中游⑤是___________,它是集減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fā)電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
【答案】(1)巴顏喀拉山 渤海
(2)汾河 渭河
(3)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
(4)降水集中在夏季 地表支離破碎 植被稀少 黃土土質(zhì)疏松
(5)小浪底水利樞紐
【解析】(1)黃河發(fā)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北麓,自西向東注入渤海。
(2)黃河中游兩條主要支流的名稱,①是流經(jīng)山西省的汾河,②是流經(jīng)陜西省的渭河。
(3)圖中個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其中③被稱為寧夏平原,④被稱為河套平原。
(4)黃河流經(jīng)黃土高原時,產(chǎn)生嚴重的水土流失,請從降水季節(jié)分配、黃土高原地形特征、地表植被、土質(zhì)等狀況,分析主要原因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地表支離破碎、植被稀少和黃土土質(zhì)疏松。
(5)黃河中游⑤是位于河南省境內(nèi)的小浪底工程,它是集減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fā)電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沿江四大城市從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正確的是:( )
A.武漢、重慶、南京、上海
B.重慶、南京、武漢、上海
C.重慶、武漢、南京、上海
D.南京、重慶、武漢、上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國人均占有量占世界的比例表
材料二“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gòu)成”和“今后我國人口和耕地發(fā)展的可能趨勢圖”
(1)讀材料一可以得出,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 , .
(2)讀材料二可知,我國難以利用的土地資源 ,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 矛盾尤為突出.
(3)今后我國人口發(fā)展的可能趨勢是 ,人均耕地變化的可能趨勢是 .
(4)目前國家對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實行“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我國各類土地資源構(gòu)成比例表
材料二:人均耕地面積統(tǒng)計表
材料三:我國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積有160 多萬平方千米。風沙蔓延導致許多地方的牧場、良田和襯莊被毀壞、埋沒。
(1)材料一反映的我國土地資源的優(yōu)勢是 。
(2)材料二反映的我國土地資源的劣勢是 。
(3)材料三反映的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是 。
(4)我國的人口遠遠多于日本,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卻高于日本,主要原因是我國 。
(5)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 區(qū)(填干濕地區(qū))。
(6)我國土地資源的構(gòu)成比例不合理, 少, 較多, 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天氣現(xiàn)象的突出特點是多變,氣候則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
據(jù)此下面小題。
【1】某同學在寫作文時,想描述昆明的氣候,可以選用下列詞語中的( )
A. 風和日麗B. 四季如春C. 萬里無云D. 大雪紛飛
【2】下列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與人們的戶外活動最為適宜的一組是( )
A. ──馬拉松比賽B. ──晾曬衣服
C. ──播種水稻D. ──高空作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⑴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______ C.______
E.______ F.______
⑵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____,A 、B山頂?shù)南鄬Ω叨葹椋撸撸撸呙住?/span>
⑶從C到B 與從D到A登山,較容易的是____________。
⑷A、B兩點間的直線距離是___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