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中,江蘇省主要位于( )
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領(lǐng)土最西端帕米爾高原所在的省區(qū)是___________,位于山脈A和B之間的盆地是________。
(2)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高原:E_________;F_________。盆地:C___________。
(3)圖中序號①代表________海,序號②代表_________海峽,它們是中國的兩個內(nèi)海。
(4)圖中D代表___________(山脈),它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一個分水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陸地領(lǐng)土面積約是多少,居世界第幾位( )
A.960萬平方千米、第三位
B.1700萬平方千米、第一位
C.960萬平方千米、第一位
D.1700萬平方千米、第三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左圖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總體呈現(xiàn)出從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遞減的狀態(tài)。
(2)北京位于____________ 帶,且是重點缺水區(qū)。
(3)為了改狀況水資源的這種分布不均衡狀況,可以實施 工程,右圖是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 工程,該工程把長江水引入北方,尤其是 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我國地形復(fù)雜多樣,各種地形所占比例如左圖所示,其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占________%。
(2)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讀右圖,構(gòu)成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有________嶺、________山脈、________山、________山。山脈②西側(cè)的行政區(qū)是_________省,東側(cè)是_________省。
(3)讀圖,構(gòu)成我國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有_________山脈、_________山脈、_________山脈。圖中序號⑦山脈北面的地形區(qū)是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
(4)將下列地形區(qū)名稱與所在的地勢階梯及圖片連線補齊。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華社北京)2016年3月6日電:來自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四省區(qū)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共同聯(lián)名提交提案,呼吁加快推進南水北調(diào)西線工程前期工作,爭取“十三五”期間開工,早日解決西北地區(qū)干旱缺水問題。
讀“南水北調(diào)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南水北調(diào)”工程有東、中、西三條調(diào)水路線,都是將水資源較為豐富的_______流域的水調(diào)往缺水的黃河流域。
(2)從調(diào)水的方向判斷,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
(3)圖中兩條大河都是自西向東流,說明我國地勢_______________,呈階梯狀分布。
(4)2014年12月12日14時,全長1432公里的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中線工程是為了緩解我國_______(西北或華北)地區(qū)生產(chǎn)生活嚴重缺水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學(xué)習(xí)“板塊的運動”時,用紙張和書本做實驗,閱讀實驗方法及示意圖,回答問題。
(實驗)課桌上有一本書和一張紙,用手擠壓書本(如左上圖),用手向兩側(cè)撕拉紙張(分界線如左下圖。
(1)實驗中紙張(書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塊運動。左上圖實驗反映了板塊的______運動(擠壓或張裂)。當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
①斷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脈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讀右圖可知,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其中_____板塊幾乎全是海洋。
(3)我國主要位于_____板塊,喜馬拉雅山脈是由該板塊和_____板塊相碰撞擠壓形成的。
(4)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因為它位于___板塊和___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