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劃分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iii、iiiiv四個半球分別是( )

A. 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東半球

B. 南半球、北半球、東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南半球、東半球、西半球

D. 東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2】【2】圖中經(jīng)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該經(jīng)線是( )

A. 20°E B. 160°W C. 20°W D. 160°E

【答案】

1A

2C

【解析】試題分析:

1】根據(jù)地球上陸地表面的海陸分布情況,可判斷,i中心為北冰洋,為北半球;ii中心為南極洲,為南半球;iii有南北美洲,為西半球;iv有亞歐非大洋洲,為東半球,答案為A。

2】圖中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位于東半球的最西邊,根據(jù)半球的劃分可知,東半球的范圍是西經(jīng)20°以東,東經(jīng)160都以西,所以是西經(jīng)20°。故選C。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影響我國的季風(fēng)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為影響我國的______(冬、夏)季風(fēng)示意圖,該季風(fēng)氣流的特點是_________。

(2)①為___________(西南、東南)季風(fēng),來自___________洋。

(3)受該季風(fēng)氣流影響,我國南方地區(qū)進入雨季比北方地區(qū)_________(早、晚),河流汛期比北方地區(qū)________(長、短);若該季風(fēng)活動強度過大,容易導(dǎo)致_________災(zāi)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灣、兩洋、三洲、五!敝,指的是

A. 西亞 B. 中東 C. 歐洲西部 D. 北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輪席圖,回答下列小題。

1關(guān)于亞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亞洲大部分位于熱帶地區(qū)B.亞洲沒有被赤道穿過

C.亞洲西臨大西洋D.亞洲跨緯度最廣

2去年暑假期間,小明到亞洲的ABCD四個不同的地方旅游。回校后他描述了四個地方的所見所聞。你對他如下的描述,認為最不可信是的( )

A.我登上了A處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我游覽了B處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國家—印度

C.我去了C處看到了注入太平洋的湄公河

D.我到了D處體驗了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草原分布在

A亞洲 B歐洲 C南美洲 D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guān)于世界海陸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A. “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B. 亞洲東臨太平洋

C. 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

D. 陸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關(guān)于圖中P點說法正確的是

A. 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B. 地處中煒度地區(qū)

C. 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

D. 經(jīng)緯度是 60°

E. 23.5°S

3下列大洋中,被亞、歐、北美三大洲包圍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主要山脈、河流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山脈及地形區(qū)名稱:山脈:________,_______, ______;

地形區(qū):_____平原,_______盆地,________盆地,__________高原。

(2)C所在地區(qū)為__ _____區(qū)(干濕地區(qū)),D所在的地區(qū)為_______帶(溫度帶)。

(3)A、B兩地所在地區(qū)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氣候和 氣候。

(4)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描述的是_____(A或B)地區(qū)的氣溫特點。B地降水多于A地的原因是 。

(5)我國地勢特點是 ,能反映我國地勢特點的是 (OP、MN)

(6)我國季風(fēng)區(qū)范圍廣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復(fù)雜 D.人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最大的群島為

A. 日本群島 B. 西印度群島 C. 舟山群島 D. 馬來群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組動物是非洲熱帶草原上典型的動物

A. 鴕鳥.金絲猴 B. 長頸鹿.斑馬 C. 考拉.鴯鹋 D. 羚羊.鴨嘴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