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一堂化學實驗課上,老師為每組同學分別提供了一瓶固體氫氧化鈉,讓大家進行實驗探究,請你參與.
探究活動一:探究酸堿中和反應
甲組同學按圖1所示進行實驗

(1)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
(2)邊滴加稀硫酸,邊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使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成分混合,發(fā)生反應.
(3)當溶液顏色又恰好變?yōu)闊o色時,說明酸能與堿發(fā)生反應,測得此時溶液的pH=7.
乙組同學也按上述步驟進行實驗,但在滴加稀硫酸時,發(fā)現(xiàn)溶液有氣泡產(chǎn)生.同學們經(jīng)討論一致認為是氫氧化鈉發(fā)生變質(zhì)生成了碳酸鈉,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探究活動二:測定乙組的氫氧化鈉樣品(以下簡稱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資料摘要:Ⅰ.二氧化碳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中幾乎不溶解
II.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如下:Na2CO3+Ba(OH)2=BaCO3↓+2NaOH
【方案一】氣體測定法
 取一定量的樣品與足量稀硫酸在如圖2裝置中反應,測定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根據(jù)該實驗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計算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再根據(jù)相關計算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4)寫出稀硫酸與樣品中成分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5)某同學用水代替圖2裝置中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進行收集和測量二氧化碳,發(fā)現(xiàn)所測氣體的體積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與水反應.
【方案二】沉淀測定法
小明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測定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6)“操作1”的名稱是過濾;Ba(OH)2溶液過量的目的是充分除盡溶液中的碳酸鈉.
(7)1.97g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鋇(填物質(zhì)名稱),根據(jù)上述提供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6.5%.
(8)如果沉淀不洗滌就直接烘干、稱量,將導致結果偏高(選填“偏高”、“偏低”或“沒影響”).

分析 (1)根據(jù)指示劑的變色規(guī)律分析,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
(2)根據(jù)玻璃棒攪拌的作用分析;
(3)當溶液顏色又恰好變?yōu)闊o色時,說明酸能與堿恰好發(fā)生反應;
(4)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5)根據(jù)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與水反應分析;
(6)過濾可將固體與液體分開,加入Ba(OH)2溶液除去剩余的碳酸鈉,
(7)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氫氧化鈉,根據(jù)碳酸鋇的質(zhì)量和方程式分析;
(8)如果沉淀不洗滌就直接烘干、稱量,碳酸鋇粘附有氫氧化鈉等

解答 解:(1)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使酚酞變紅色;
(2)邊滴加稀硫酸,邊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使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成分混合,發(fā)生反應;
(3)當溶液顏色又恰好變?yōu)闊o色時,說明酸能與堿恰好發(fā)生反應,此時溶液的pH=7;
(4)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5)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與水反應,造成所測氣體的體積偏。
(6)經(jīng)過操作1后得到了沉淀和濾液,所以操作1的名稱是:過濾,足量的氫氧化鋇可以將碳酸鈉充分的沉淀,所以在加入過量氫氧化鋇的目的是:充分除盡溶液中的碳酸鈉.
(7)氫氧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氫氧化鈉,所以1.97g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鋇;
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x
Na2CO3+Ba(OH)2=BaCO3↓+2NaOH
106              197
x×4g           1.97g
$\frac{106}{x×4g}$=$\frac{197}{1.97g}$
x=26.5%
(8)如果沉淀不洗滌就直接烘干、稱量,碳酸鋇粘附有氫氧化鈉等,造成沉淀質(zhì)量變大,計算出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高.
故答案為(1)溶液變紅色;堿;(2)使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成分混合,發(fā)生反應;
(3)=7;(4)Na2CO3+H2SO4=Na2SO4+H2O+CO2↑;
(5)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與水反應(6)過濾;充分除盡溶液中的碳酸鈉(7)碳酸鋇;26.5%
(8)偏高.

點評 本考點屬于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利用流程圖中的現(xiàn)象和實驗方案的設計,考查同學們的判斷能力,同學們只要認真分析,根據(jù)條件綜合把握,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辨析以下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喝汽水后打嗝,是因為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變小
B.踩癟的乒乓球在熱水中復原,說明分子的體積變大了
C.鋁制品不容易銹蝕,是因為鋁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D.被雨水淋濕的自行車,先用干布擦凈后再用帶油的布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電石(主要成分為CaC2)和水反應可制取乙炔(C2H2),同時生成X,反應表示為:CaC2+2H2O═X+C2H2↑,X的化學式是(  )
A.CaCO3B.Ca(HCO32C.CaO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實驗小組在室溫下將鹽酸滴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量溶液溫度,結果如圖所示.
(1)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反應過程中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2)從A到B的過程中,燒杯內(nèi)溶液的pH逐漸變。ㄌ睢白兇蟆被颉白冃 保
(3)到C處時,溶液中溶質(zhì)是NaCl和HCl.
(4)溫度先增大后減小的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放出熱量,當氫氧化鈉反應完,稀鹽酸給溶液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反應物是混合物
B.乙是化合物
C.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個丙分子中含有2個A原子
D.該化學反應中分子的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以下是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用到的一些裝置.請根據(jù)要求回答相關的問題.

(1)上圖中儀器①的名稱酒精燈,其用途是加熱.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標號),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利用裝置E收集一瓶氧氣并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實驗結束時發(fā)現(xiàn)集氣瓶
瓶底炸裂,其操作的不足之處是沒有在集氣瓶中預留少量水.
(4)利用裝置B來制取CO2氣體,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止水夾,往長頸漏斗中加水,一段時間液面不下降.
以下是實驗時的主要步驟,這些步驟的正確順序是C、B、A、E、D(填序號).
A.再由長頸漏斗加入稀鹽酸溶液       B.往錐形瓶中加入石灰石固體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清洗儀器、整理桌面E.收集氣體
(5)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時,其驗滿的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C為金屬單質(zhì),E為非金屬單質(zhì),圖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

(1)B、D的化學式分別為CuO、FeSO4
(2)寫出物質(zhì)B和稀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2SO4$\frac{\underline{\;\;△\;\;}}{\;}$CuSO4+H2O
(3)X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有2中,分別是H2SO4、CuSO4(填化學式).
(4)右圖轉化中產(chǎn)生無色氣體E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Fe+H2SO4=FeSO4+H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中的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學習小組用相同的潔凈無銹的鐵釘對鐵制品銹蝕的條件進行探究,設計的實驗如圖所示,一周后觀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和②中的鐵釘無明顯變化,③中的鐵釘明顯生銹
B.②中加入的蒸餾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氣
C.③中鐵釘?shù)募、乙、丙三處,甲處銹蝕最嚴重
D.探究發(fā)現(xiàn)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空氣和水(火或水蒸氣)直接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