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若要除去CO2中少量的CO,應采用的方法是( 。
A.將混合氣體點燃
B.把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氧化銅粉末
D.把混合氣體從一個容器倒到另一容器

分析 根據(j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還原金屬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屬單質,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除雜的原則是:不增加新的雜質,不減少純物質的量,易于分離.

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所以不能通過點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A錯誤;
       B、一氧化碳不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消耗,B錯誤;
      C、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除去了雜質一氧化碳,C正確;
      D、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所以不能傾倒出來,D錯誤;
故選項為:C.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質區(qū)別、除雜的方法,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除雜質方法: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需要的物質反應,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和性質一致的是(  )
A.銅導電性好作導線B.鋁密度小作飛機材料
C.金延展性好做成炊具D.銀導熱性好作裝飾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我們居住的地球,改叫“水球”更加準確一些,這是因為地球的表面約$\frac{3}{4}$被水覆蓋,下列過程中,你認為水分子發(fā)生了變化的是( 。
A.水蒸氣凝結成水B.食鹽溶于水得到鹽水
C.水通電變成氫氣和氧氣D.用分子膜淡化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7.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B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是黑色固體,F(xiàn)是無色溶液,能在某種黑色固體物質催化下,生成可供給呼吸的氣體.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產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表示物質之間能發(fā)生轉化).
(1)B的化學式是CO2;
(2)D的一種用途是供給呼吸;
(3)F→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填序號)
A.E和F中含有相同元素
B.A生產B和E可用點燃的方法獲得
C.圖中的反應一定都有氣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以科學原理和實驗事實為依據(jù)進行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關結論正確的是( 。
A.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所以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
B.金剛石與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所以它們的性質完全相同
C.鐵絲在氧氣中能夠燃燒,空氣中有氧氣,所以鐵絲在空氣中一定能夠燃燒
D.二氧化碳能使燃著木條熄滅,所以能使燃著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排水法收集O2: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純凈
B.測定空氣中的O2含量:點燃紅磷慢慢伸入集氣瓶并塞緊瓶塞,導致測定結果偏低
C.探究CO2的性質:將CO2緩慢倒入盛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便于觀察蠟燭熄滅順序
D.河水的過濾:過濾時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攪拌,使液體快速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燃燒都伴隨著發(fā)光、放熱,所以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的一定是燃燒
B.因為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所以1克的硫與1克的氧氣反應生成2克的二氧化硫
D.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金屬材料在人類活動中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下列性質屬于金屬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B.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
C.是銀白色的固體D.熔點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1911年,一位科學界用一束平行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時,出現(xiàn)三種實驗現(xiàn)象(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運動方向發(fā)生偏轉,(2)大多數(shù)的α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順利地穿過了金箔,(3)極少數(shù)的α粒子轟擊金箔時被彈了回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金原子是實心球體,緊密排列B.金原子核的質量比α粒子大的多
C.金原子核帶正電D.金原子質量與α粒子質量相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