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事實中不適合用“微粒間有間隙”的性質來解釋的是(
A.一定體積的氣體加壓后體積變小
B.一定量的水受熱后體積變大
C.炎熱的夏天汽車車胎沖起過足易爆炸
D.1L大豆與1L黃沙混合后體積小于2L

【答案】D
【解析】解:A、一定體積的氣體加壓后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隔變小,故選項錯誤.

B、一定量的水受熱后體積變大,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增大,故選項錯誤.

C、炎熱的夏天汽車車胎沖起過足易爆炸,是因為溫度升高,輪胎內的氣體分子受熱時間隔增大緣故;故選項錯誤.

D、1L大豆與1L黃沙混合總體積小于2L,大豆、黃沙是宏觀的物質,不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隔,故選項正確.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品所用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汽車橡膠輪胎
B.食品包裝塑料盒
C.風衣滌綸面料
D.自行車合金車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處處聯(lián)系化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稀有氣體通電時發(fā)出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利用其物理性質
B.廚房煤氣管道漏氣,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用甲醛浸泡保存海產(chǎn)品來保鮮
D.利用乳化原理使用洗潔精洗滌餐具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農(nóng)家肥料的腐爛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金屬的銹蝕
D.硫磺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水、二氧化碳是我們身邊重要的物質.
(1)如圖A、B都是研究物質組成的實驗.
A實驗的實驗結論是
B實驗中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是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 C.將CO2變廢為寶,循環(huán)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某石灰石樣品的組成,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取四份相同質量的樣品分別放入四個等質量的燒杯中,然后分別加入稀鹽酸(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充分反應后用天平稱量,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試驗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所取樣品的質量/g

25.0

25.0

25.0

25.0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50.0

100.0

150.0

200.0

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g

72.5

120.0

167.5

216.2

請回答下列問題并計算:
(1)經(jīng)分析,在第1次實驗結束后,反應物完全反應完了.
(2)25.0g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反應最多能生成氣體g.
(3)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具體計算過程).
(4)請在圖中畫出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的變化關系(標注必要的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工廠欲從只含有CuSO4的廢液中回收金屬銅,并得到工業(yè)原料硫酸亞鐵,其工業(yè)流程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a的名稱是
(2)寫出流程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以上兩個反應能夠發(fā)生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兒童缺鋅會引起食欲不振、發(fā)育不良.圖為某種補鋅口服液說明書的一部分,請回答:
(1)該口服液中的鋅是指(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元素;葡萄糖酸鋅分子中的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2)每支口服液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
(3)若兒童1kg體重每日需要0.5mg鋅,每天從食物中只能攝入所需鋅的一半;體重為20kg的兒童每天還須服該口服液支,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花花同學在試驗時從量筒中取出部分液體,她先平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出讀數(shù)為20 mL,倒出液體后,她又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出讀數(shù)為9 mL,他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為( )
A.11 mL
B.>11mL
C.<11mL
D.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