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將產物取少量置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如果能夠看到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產物中含有氮化鎂 |
分析 (1)根據拉瓦錫的有關貢獻分析;
(2)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變化中物質質量的守恒,據此解答;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回答,將一定質量的紅磷在一瓶氧氣中充分燃燒,反應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的質量等于磷和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和;
(4)①根據題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氣中點燃可以和O2、CO2、H2O反應,所以鎂和氮氣反應必須將空氣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純凈的N2,濃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氣,濃氫氧化鈉是除去空氣中二氧化碳,灼熱的鐵粉為了除去空氣中氧氣;根據鎂和氮氣反應必須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氧氣和二氧化碳除,先除去二氧化碳雜質氣體然后除去水蒸氣,最后除去氧氣解答;
②根據沒有排完空氣就加熱會讓空氣中的氧氣、氮氣和水與鎂反應生成其他物質;
③取適量產物放入試管中,滴加蒸餾水,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如果試管中的溶液出現(xiàn)渾濁,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可以證明有氮化鎂生成.
④根據氮氣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
解答 解:(1)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研究空氣的組成、發(fā)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以及探究水的組成方面都為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A、蔗糖和水是溶解過程,是物理變化,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B、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鉀溶液,相互之間不反應,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C、氯化鋇溶液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氫,是化學變化,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故選C.
(3)①從燃燒條件分析,固體質量在t1前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為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②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③從圖示看出,6.2g表示反應前固體的質量,就是紅磷的質量,14.2g表示反應后固體的質量,是五氧化二磷的質量,則14.2g-6.2g=8g就表示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
(4)①根據題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氣中點燃可以和O2、CO2、H2O反應,所以鎂和氮氣反應必須將空氣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純凈的N2,濃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氣,濃氫氧化鈉是除去空氣中二氧化碳,灼熱的鐵粉為了除去空氣中氧氣;除去水蒸氣選用濃硫酸,除去氧氣用能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的物質即可,除去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鈣溶液吸收,但要先除去二氧化碳再干燥然后除去氧氣,故順序是D→C→B→A;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②如果同時點燃A、B裝置的酒精燈,A沒有排完空氣就加熱會讓空氣中的氧氣、氮氣和水與鎂反應生成其他物質,制得的氮化鎂不純;
③依據氮化鎂和水反應生成氨氣,方程式為Mg3N2+6H2O═3Mg(OH)2↓+2NH3↑,將產物取少量置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如果能夠看到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說明產物是氮化鎂;
④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MgO卻遠多于Mg3N2,因為O2比N2化學性質活潑.
故填:(1)ABC;(2)C;(3)①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②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③8;(4)①DCBA;CO2+2NaOH═Na2CO3+H2O;②氮化鎂不純;③將產物取少量置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如果能夠看到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④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鎂大多與氧氣反應.
點評 此題難度不大,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有關知識,實驗步驟的設計分析判斷、物質性質的應用等是解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燃著的木條鑒別N2和CO2 | |
B. | 用水鑒別CaCl2粉末和CaCO3粉末 | |
C. | 用稀HCl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 |
D. | 用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方法除去粗鹽中少量的泥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奎寧堿的一個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 | |
B. | 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5:22:5 | |
C. | 奎寧堿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 |
D. | 奎寧堿和青蒿素分別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前后各元素化合價均未改變 | |
B. | 該反應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 | |
C. |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是1:2 | |
D. | 加入催化劑可提高產物質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