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原子序數(shù)為1~18的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氧元素與硫元素化學性質相似,主要是因為氧元素和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6.
(2)11號和17號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由Na+與Cl-(填離子符號)構成的.
(3)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過程Ⅰ(填“Ⅰ”或“Ⅱ”).

分析 (1)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2)電荷數(shù)分別為11和17的元素為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鈉,可以據(jù)此解答該題;
(3)根據(jù)圖示中的變化情況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是物理變化.

解答 解:(1)由于氧元素和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6,所以化學性質相似;
(2)電荷數(shù)分別為11和17的元素為鈉元素和氯元素,其中鈉元素易失去一個電子,而形成陽離子,氯元素易得到一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所以它們組成的化合物為氯化鈉,離子為:Na+,Cl-,
(3)從圖可以看出,變化Ⅰ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了三氧化硫,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變化Ⅱ只是分子的間隔和排列方式發(fā)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1)氧元素和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6;(2)Na+,Cl-,
(3)Ⅰ.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化學式的書寫原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是酒精燈,b是錐形瓶.
(2)組裝儀器時,將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或帶孔橡膠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潤濕,后稍稍用力旋轉,將其插入.
(3)實驗室選擇A、D裝置組合制取氧氣,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的原因是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用D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則已集滿,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F.
(4)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上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C(填裝置序號);如果用G圖所示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c(填“c”或“d”)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的轉化一步不可能實現(xiàn)的是( 。
A.Fe→Fe3O4B.H2O2→H2C.S→SO2D.CO2→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 。
A.2H表示2個氫元素
B.Ca2+右上角的2是鈣元素的化合價+2
C.CO2中的2指每個CO2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D.金屬元素永遠是正價,非金屬元素永遠是負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述實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B.加熱“銅綠”,綠色固體逐漸變?yōu)榘咨?/td>
C.木炭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
D.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水通電分解B.牛奶變酸
C.鐵釘在潮濕空氣中生銹D.氣球充入過量空氣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大會決定把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授予了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和另兩位外國科學家.屠呦呦的杰出貢獻是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已知青蒿素的化學式為C15H22O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
B.青蒿素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5個氧原子構成
C.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5:22:5
D.青蒿素中含氧質量分數(shù)比雙氧水中含氧質量分數(sh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化學興趣小組想研究影響過氧化氫(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取四支試管,在2、3、4號試管中分別加入0.2克二氧化錳 (MnO2)粉末,然后在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過氧化氫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觀察氣泡產(chǎn)生的速度,記錄如下:
試管編號1234
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5%5%10%15%
MnO2質量0克0.2克0.2克0.2克
氣泡產(chǎn)生的速度+++++++++++++
(1)該實驗研究的問題是:過氧化氫分解的速度與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和MnO2(或者催化劑)的關系.
(2)為了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是否為氧氣,請你寫出檢驗的操作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如果木條復燃,則證明該氣體為氧氣.
(3)小米同學提出,通過上述實驗不能證明MnO2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于是,化學興趣小組展開了討論,最后一致認為:還需證明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他們繼續(xù)進行了實驗.
(4)可利用過濾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錳粉末.在過濾過程中,如圖儀器不需要的有BC(填序號).

過濾后,他們發(fā)現(xiàn)濾液仍然渾濁,其可能原因是濾紙破損.(任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明顯小于$\frac{1}{5}$.請你參與探究:
(1)提出問題
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2)查閱資料
  紅磷、白磷的一些性質如下表:
顏色、狀態(tài)熔點/℃著火點/℃密度/
(g/cm3
紅磷暗紅色固體5902402.34
白磷白色或黃色固體44.1401.82
(3)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可能是導管內(nèi)原來含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乙同學:可能是瓶內(nèi)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
你的猜想是:紅磷量較少.
(4)交流與討論
①丙同學認為用木炭代替紅磷,就可以消除誤差,大家認為他的猜想不合理.(填“合理”與“不合理”)理由是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②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改進(其它儀器未標出).
Ⅰ、甲同學提出應把紅磷換為白磷,理由是白磷更容易被點燃.
Ⅱ、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玻璃管內(nèi)的白磷,這利用了金屬銅的導熱性.
Ⅲ、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
(5)探究與反思
①為了驗證乙同學的猜想,將銅粉放在殘余氣體中加熱,觀察到銅粉變黑色,證明乙同學的猜想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大家用改進的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進行實驗,待玻璃管冷卻、管內(nèi)白色的煙幕消失時,左玻璃管內(nèi)的液面上升了1格,其液面上升的原因是氧氣被消耗,管內(nèi)壓強減。
③紅磷與白磷不同的物理性質有顏色不同(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