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a.生石灰;b.乙醇;c.干冰;d.活性炭;e.金剛石;f.一氧化碳.請選擇適當?shù)奈镔|填空:
①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e(只填序號,下同),②常用作食品干燥劑的是a,③可用作內(nèi)燃機燃料的是b,④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
⑤工業(yè)煉鐵的還原劑是f,⑥使紅糖脫色制白糖d.
(2)簡單解釋下列問題
①用墨(炭黑)書寫的字畫經(jīng)久不變色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②煤爐中有時產(chǎn)生藍色火焰煤爐燃燒過程中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
③用洗滌靈可以輕松洗掉油污洗滌靈中含有乳化劑,對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
④把燃著的火柴放進嘴里,立即閉嘴就不會燒傷隔絕了氧氣.

分析 (1)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jù)物質的性質、用途來進行分析;
(2)利用化學原理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①金剛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故填:e;
②生石灰能與水反應,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劑,故填:a;
③乙醇具有可燃性,可用作內(nèi)燃機的燃料,故填:b;
④干冰(固體的二氧化碳)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c;
⑤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用來作煉鐵的還原劑,故填:f;
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異味,常用作脫色劑,故填:d;
(2)①用炭黑制成的墨汁書寫的字畫能經(jīng)久不變色,其原因是: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填: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②碳完全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與碳在高溫時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碳在不完全燃燒時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發(fā)出藍色火焰,所以本題答案為:煤爐燃燒過程中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
③洗滌靈中有乳化劑,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無數(shù)細小的液滴,而不是聚集成大的油珠,這些細小的液滴能隨著水流走.故填:洗滌靈中含有乳化劑,對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
④把燃著的火柴放進嘴里,立即閉嘴后,火柴因為缺氧而熄滅;故填:隔絕了氧氣.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物質具有多種性質,解答時應該理解物質的用途是由物質的哪種性質決定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常伴隨有明顯的現(xiàn)象,但有些化學反應卻觀察不到明顯的現(xiàn)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解的氧氣和防止氧氣溶于氫氧化鈉溶液.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堿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①實驗方法取適量氫氧化鈉稀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酚酞試液,隨后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并且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②觀察到的現(xiàn)象酚酞試液變紅色,隨后紅色變成無色
方案二: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表)
編號鹽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U型管中出現(xiàn)液面差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室內(nèi)灑水可防止煤氣中毒B.稀有氣體可用作電光源
C.醫(yī)用酒精可用于殺菌消毒D.干冰可用作環(huán)保制冷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實驗小組的四位同學在探究堿的性質時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可溶性堿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他們想進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氫氧化鎂是否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為此,他們將適量的氫氧化鎂加入到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攪拌,然后向渾濁的液體中滴加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酚酞試液變紅,可是過一會兒紅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學依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分別對上述酚酞試液變紅、紅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個偶然現(xiàn)象.
小東:可能是渾濁液體中的固體氫氧化鎂使酚酞試液變紅,氫氧化鎂沉降后溶液就變無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試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也可能是氫氧化鎂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小紅:可能是在熱水中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離子較多,使酚酞試液變紅;過一會兒溫度降低,氫氧化鎂的溶解度減小,溶液中OH-離子變少,酚酞試液又變無色.
(1)對小明猜想“是個偶然現(xiàn)象”,四位同學都認為可以用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現(xiàn)象.他們的方法是:重復實驗.
(2)小花認為小東的猜想不正確,她從堿使酚酞試液變色的原因上給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固體氫氧化鎂中沒有自由移動的氫氧根離子,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3)四位同學討論后認為要驗證小花的猜想,還需做如下實驗,你知道其實驗的目的嗎?
實驗步驟設計目的
將氫氧化鎂加入到熱水中攪拌,滴入酚酞試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對小紅的猜想,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多種實驗方案進行證明,其中一種如下表.
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相應結果或結論
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氫氧化鎂和相同質量的熱水振蕩,各滴加數(shù)滴酚酞試液.一支保持溫度不變,另一支自然冷卻.保持溫度不變的紅色不消失,自然冷卻的紅色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向右圖試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種物質后,原來U型管內(nèi)在同一水平上的紅墨水,右邊液面降低左邊液面上升,則加入的物質是( 。
A.硝酸銨B.氯化鈉C.活性炭D.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處理10t含氧化鐵80%的鐵銹(雜質不與鹽酸反應),需要20%的鹽酸多少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試管中盛有某種液體,將氣球中的某種固體小心地倒入試管中.下列各組物質中,不能使氣球逐漸變大的是( 。
A.鐵粉和稀硫酸B.氯化鈉和水C.鎂和稀硫酸D.石灰石和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加適量物質除去下列括號中的雜質.并不引入雜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KN03(KCl)KCl+AgNO3═KNO3+AgCl↓;NaCl(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NaNO3(CuS04)Ba(OH)2+CuSO4=Cu(OH)2↓+BaSO4↓;NaCl(MgCl2)2NaOH+MgCl2═Mg(OH)2↓+2NaCl
FeS04(CuSO4)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種瘦肉精的化學式為C12H18OCl2N2.下列關于這種瘦肉精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是無機化合物
B.碳、氫、氧 3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2:9:8
C.相對分子質量為277g
D.由C12H18O、Cl2、N2 3種分子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