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課外讀物中看到:“通常CO2可做滅火劑,但有些物質(如Na)著火,不能用O2熄火.”他們決定探究CO2與Na反應的產物.

[提出猜想]CO2與Na反應可能產生4種物質:C、CO、Na2CO3和Na2O.
[查閱資料]①Na是非常活潑的金屬,常溫下能與O2、H2O等物質反應;②NaHCO3飽和溶液不與CO2反應;③Na2O是白色固體;④向銀氨溶液[Ag(NH32OH]中通入CO產生灰色沉淀.
[實驗過程]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1)實驗記錄
序號實驗操作主要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及解釋
打開a,關閉b,由長頸漏斗注入稀鹽酸I.A中產生大量氣泡
II.E中出現(xiàn)渾濁
E中出現(xiàn)渾濁后,再點燃酒精燈的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空氣的干擾
當E中出現(xiàn)渾濁時,打開b,關閉a,點燃酒精燈I.D中Na劇烈燃燒,產生白煙.內壁附著黑色、白色固體
II.G中產生灰色沉淀
D試管中的反應產物一定有C和CO
取反應后D中少量白色固體于另一支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CaCl2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D試管中的反應產物還有Na2CO3
(2)實驗反思
①裝置B可除去混雜在CO2中的HCl,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
②若無裝置C,對實驗有影響的物質是水;
③寫出E中出現(xiàn)渾濁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④[Ag(NH32OH]與CO反應,生成灰色沉淀Ag、碳酸銨和氨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Ag(NH32OH+CO=3Ag+(NH42CO3和4NH3↑.

分析 題圖所示實驗操作過程:石灰石和鹽酸制得的二氧化碳氣體經過B、C裝置凈化、干燥后,依次通過D、F、G裝置,其中裝置E可自由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與否.
裝置的作用:裝置B凈化吸收混有的氯化氫氣體;裝置C干燥二氧化碳;裝置D中發(fā)生鈉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的燃燒,可通過點燃燈加熱來控制;裝置E裝有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使用開關a控制;裝置F盛有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使用開關b控制;裝置G盛有銀氨溶液[Ag(NH32OH],檢驗氣體CO的存在;最后用氣球進行尾氣收集處理.

解答 解:(1)①打開a關閉b,控制二氧化碳氣體進入裝置E,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鈣,石灰水變渾濁.E中出現(xiàn)渾濁,二氧化碳氣體通入了裝置E,說明了裝置內已充滿二氧化碳,即裝置內的空氣全部排出.
故答: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空氣的干擾;
②點燃酒精燈使裝置D中的燃燒反應開始發(fā)生,打開b關閉a,使燃燒后氣體依次通過裝置F和G.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反應物中僅含鈉、碳、氧三種元素,由這三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中呈黑色的只可能是單質碳,即裝置D中生成的黑色固體為單質碳.裝置G中氯化鈀溶液出現(xiàn)黑色沉淀,結合資料④可知混合氣體中含有CO.
故選C和CO;
③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白色固體物質可能為氧化鈉、碳酸鈉等,加水溶解并加入石灰水,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白色固體物質中含有碳酸根,即含有碳酸鈉.
故答:Na2CO3
(2)實驗反思
①裝置B中NaHCO3飽和溶液可除去混雜在CO2中的HCl,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故答案為:NaHCO3+HCl=NaCl+CO2↑+H2O;
②C裝置中應裝濃硫酸,若無裝置C,對實驗有影響的物質是水;故答案為:水;
③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④[Ag(NH32OH]與CO反應,生成灰色沉淀Ag、碳酸銨和氨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Ag(NH32OH+CO=3Ag+(NH42CO3和4NH3↑.

點評 實驗現(xiàn)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全國“兩會”上使用的環(huán)!笆^紙”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環(huán)保石頭紙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為測定其中碳酸鈣的含量,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稱取10g碎紙樣品,加入到裝有40g稀鹽酸燒杯中,完全反應后測得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46.48g,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52g;
(2)此環(huán)!笆^紙”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為了測定某種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貝殼15克放入燒杯中,然后加入150克7.3%的鹽酸溶液,立即將燒杯放在電子秤上稱量.反應結束后,測得溶液PH為4.3.記錄的燒杯內物質質量隨時間的變化圖線如下圖所示(假設貝殼中其它物質不與鹽酸反應).請分析并完成下列問題:
(1)小明認為,根據上述實驗數據,可按如下方案計算:
根據“150克7.3%的鹽酸溶液”,得出參加反應的氯化氫質量,然后根據反應原理求得碳酸鈣的質量,最后求出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小明的方案是否正確?不正確;
(2)圖中,有幾個時間段:A.0~50S  B.50~125S  C.125~150S,你認為反應速度最快的時間段是A(填字母代號);
(3)計算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化學興趣小組根據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如圖1)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試劑足量,反應均完全,裝置可重復使用,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裝置氣密性良好.)

(1)甲組同學利用A裝置中產生的氧氣驗證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粉.
①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為完成此實驗,除用A、B裝置外,還需要補充C、D裝置,C瓶中試劑為石灰水主要作用是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D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熱量.
(2)乙組同學要驗證A中燒瓶內裝的氣體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燒瓶內氣體的成分,乙組同學進行如下實驗(忽略B、C裝置中空氣的影響):
【資料】甲烷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4CuO$\frac{\underline{\;\;△\;\;}}{\;}$4Cu+CO2+2H2O

【操作步驟】
Ⅰ.按A→C→B→C→D的順序連接裝置如圖2,實驗時打開K2與分液漏斗,將3.0g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燒瓶中;加熱B中足量的氧化銅固體,點燃D中酒精燈.
Ⅱ.打開K1,通入氮氣;待B中固體顏色不再發(fā)生改變,停止加熱,繼續(xù)通氮氣.
Ⅲ.反應結束后,測得燒瓶中溶液的質量為3.1g,B中固體的質量減少了0.32g,
第二個C裝置的質量增加了0.18g.
①在Ⅱ中打開K1,通入氮氣目的是排出燒瓶中的氣體;停止加熱,繼續(xù)通氮氣目的是防止C中的液體倒吸入玻璃管中.
②兩個C裝置中試劑相同均為濃硫酸,則參加反應的氧化銅質量是1.6g.
③燒瓶中氣體的成分為二氧化碳和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實施人工降雨中使用了碘化銀(化學式為AgI),碘化銀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 。
A.-1B.+1C.+2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實驗操作有誤或不規(guī)范,很可能會造成實驗失敗或釀成事故.下列實驗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A.
加熱液體
B.
過濾
C.
稀釋濃硫酸
D.稱量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50克氫氧化鈉溶液中,完全反應后,溶液的質量變?yōu)?4.4克,求原氫氧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Ⅰ.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手機的普及率也在提高.
(1)科學家發(fā)現(xiàn)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引起頭昏、頭痛、失眠等癥狀,主要是手機產生的電磁輻射造成的,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減輕上述癥狀.生活中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有蘋果(舉一例);維生素C(C6H8O6)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維生素,維生素C屬于有機物(選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2)手機中使用了大量的塑料,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選填“無機非金屬材料”或“有機合成材料”).
(3)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電池會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4)一種由甲醇為原料的新型手機電池,容量為鋰電池的10倍,其反應原理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學式為O2
Ⅱ.廚房中蘊藏著許多化學知識.
(1)“鐵強化醬油”是在食用醬油中添加適量的含鐵物質.人體補充適量的鐵元素有助于預防貧血(選填“佝僂病”或“貧血”).
(2)用洗潔精清除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乳化(選填“溶解”或“乳化”).
(3)炒菜時油鍋里的油起火了,立即蓋上鍋蓋,其原理是將油與空氣隔絕.
(4)為了保護空氣,很多家庭采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 +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向裝有等量水的A、B、C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15g、25g、30g的KNO3固體,充分溶解后,現(xiàn)象如圖1所示.

①圖1燒杯中的溶液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B(填標號).
②圖2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線的是甲(填“甲”或“乙”).
③要使B燒杯中剩余的固體繼續(xù)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溫度(或加水)(填一種).
④由圖2分析物質甲的溶解度大于物質乙的溶解度的溫度范圍是大于 t1℃.
⑤由圖2分析,若分別將100g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BD(填標號).
A.甲、乙都是飽和溶液    B.所含溶劑質量:甲<乙
C.溶液質量:甲>乙     D.溶質質量分數: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