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減小 B. 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C. 一個反應的催化劑可以有多種 D. 在化學反應后其性質一定不發(fā)生改變

【答案】C

【解析】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的物質叫催化劑。A.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不變,錯誤; B. 催化劑能加快或減慢化學反應速率,錯誤;C. 一個反應的催化劑可以有多種,如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的催化劑,可以是二氧化錳、也可以是氧化鐵、氧化銅等,正確; D. 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一定不發(fā)生改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錯誤。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不能用金屬和一種稀酸反應制取的化合物是

A. AlCl3 B. Fe2(SO4)3 C. MgCl2 D. Zn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可利用堿式碳酸銅(化學式:Cu2(OH)2CO3)制備氧化銅,并進行碳粉還原氧化銅的實驗。

制備氧化銅并檢驗產(chǎn)物,裝置如下圖所示(省略夾持儀器):

步驟一:連接A和B,打開活塞,通入空氣。

步驟二:關閉活塞,連上C和D,開始加熱。

步驟三:在加熱過程中,記錄在B中固體質量變化如下表,在t3時停止加熱。

加熱時間(min)

0

t1

t2

t3

B中固體質量(g)

6.66

5.20

4.80

4.80

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2(OH)2CO3 CuO + H2O + CO2

請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數(shù)(10)

C中試劑(1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12),防止對產(chǎn)物檢驗造成干擾。選擇t3時停止加熱的理由是(13)。

一定量碳粉還原中制得的氧化銅并檢驗產(chǎn)物,裝置如下圖所示: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F中溶液變渾濁,E中的現(xiàn)象是(14)。

反應完全后,若僅撤走酒精噴燈停止加熱,可能導致的后果是(15)

分析:若中省略步驟三,對中反應產(chǎn)物判斷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及其原因。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最輕材料碳海綿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吸入的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關于碳海綿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B. 可燃燒

C. 可重復使用

D. 可處理海上石油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法老之蛇”是網(wǎng)絡上非常流行的化學興趣實驗,其實驗原理如下:

4Hg(SCN)2→4HgS+2CS2+3(CN)2↑+N2↑該反應屬于

A.化和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R和氧氣置于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實驗測得反應前后物質質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應前質量(g)

51

96

0

0

反應后質量(g)

x

0

88

54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x的值為5

B.R物質中只含有碳、氫元素

C.R物質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1

D.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化學”的認識,錯誤的是

A.化學能創(chuàng)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 B.化學能為人們戰(zhàn)勝疾病,合成新藥

C.化學在環(huán)境保護中起著重要作用 D.化學發(fā)展必然帶來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5月,某市自來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經(jīng)專家多輪綜合檢測,基本認定引起此次異味的主要物質是鄰叔丁基苯酚。將30克鄰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燒,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無其他產(chǎn)物)。已知鄰叔丁基苯酚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50,求:

(1)30克鄰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氫元素 克。

(2)鄰叔丁基苯酚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3分)初中化學學習中,我們初步認識了物質的微觀結構。

(1)氯化鈉、金剛石、干冰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

(2)是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電子(填得到失去)。

(3)下圖是CO與O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 (填序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