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植物的新陳代謝與動物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光合作用.過去人們一直對于光合作用產物O2的來源感到疑惑.科學家利用中子數(shù)不同的兩種氧原子18O和16O標記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進行了如圖實驗.請你判斷光合作用產生的O2來自( 。
A.CO2B.H2O
C.部分來自CO2,部分來自H2OD.無法判斷

分析 根據圖示結合結合實驗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 解:CO2中的氧原子與氧氣中不一樣,而氧氣中的氧原子與水中一樣.證明氧氣中的氧原子來自水中的氧原子.
答案: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的元素組成,難度不大,需要加強訓練即可完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實驗探究】
(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NaOH.
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測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有氣泡產生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方案及操作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錯誤:
(2)其中實驗方案錯誤的,其錯誤的原因是BaCl2與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
(3)其中實驗操作錯誤的,其錯誤的錯誤是pH試紙浸入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水是生命之源,與生活生產關系密切.保護水環(huán)境、珍愛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②④(填編號).
①抑制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②不任意排放工業(yè)廢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農藥;④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再排放.
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常用過濾的方法除去水中懸浮的雜質,同時還必須進行消毒.ClO2是一種新型的自來水消毒劑,工業(yè)上用Cl2與NaClO2制取ClO2.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Cl2+□NaClO2═2NaCl+□ClO2
(2)在化學實驗和科學研究中,水也是一種常用的試劑.水分子在特定條件下容易得到一個H+,形成水合氫離子(H3O+).下列對上述過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D
A.氧元素發(fā)生了改變           B.微粒的組成發(fā)生了改變
C.微粒的化學性質發(fā)生了改變   D.與水分子比水合離子的電子數(shù)發(fā)生了改變
(3)醫(yī)藥上可用石膏來固定骨折部位.石膏有熟石膏(CaSO4•$\frac{1}{2}$H2O,一種白色粉末)和生石膏(CaSO4•2H2O,一種堅硬的固體)兩種,骨折固定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aSO4•H2O+2H2O═2C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三聚氰胺(化學式為C3H6N6)是一種白色結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稱“蛋白精”.不法分子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導致發(fā)生嬰幼兒泌尿結石病例.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
【查閱資料】
(1)化工企業(yè)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學式CO(NH22]為反應物,硅膠為催化劑,在380℃至400℃的溫度下沸騰反應,然后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時產生兩種無色氣體,其中一種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
(2)NO是無色氣體,不溶于水,在空氣中能迅速氧化為紅棕色NO2氣體.
【提出問題】反應生成的兩種氣體是什么?
【假設猜想】根據資料及反應物判斷,生成的兩種氣體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②二氧化碳和氨氣(NH3
③二氧化碳和氮氣      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你認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號)②,理由是只有②中氣體符合無色、有刺激性氣味.
【設計實驗】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模擬制取三聚氰胺,并驗證猜想.

【實驗現(xiàn)象和分析】
(1)A裝置的作用是冷凝得到三聚氰胺.
(2)實驗時觀察到B中棉花變紅,證明生成了氨氣,同時看到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現(xiàn)象,說明還生成了二氧化碳.
(3)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氣.
【實驗結論】根據資料和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學方程式為6CO(NH22 $\frac{\underline{\;催化劑\;}}{△}$C3H6N6+6N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科學研究時,常常用易觀測的量顯示不易直接觀測的量,下列不是應用這一方法的是(  )
A.
以不同球說明分子結構
B.
以水位表示氧氣含量
C.
以水銀柱升高判斷葉蒸騰快慢
D.
以鐵屑數(shù)目說明磁性強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實驗室有一瓶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樣品,觀察發(fā)現(xiàn),樣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樣品的成分及含量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該樣品中含有哪些物質?
【提出猜想】通過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已完全變質,該樣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部分變質,該樣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則NaOH變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查閱資料】
(1)堿性的Na2CO3溶液可以與中性的Ca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2)CO2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中幾乎不溶解.
【實驗探究】為確定該樣品的成分,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一起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1)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白色沉淀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2)將上述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取濾液加入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證明猜想Ⅱ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1)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2)無水CuSO4遇水變藍;(3)B、D中的石灰水都是足量的.
【猜想與假設】: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你認為丙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反應物中不含有氮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氨氣.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否”)否.
(2)實驗中用純凈O2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空氣中含有CO2和H2O.
(3)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丁同學猜想成立.
(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huán)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氧氣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彈簧稱下懸掛一重物(不與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反應),若向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CuSO4═Cu(OH)2↓+BaSO4↓,反應結束后彈簧稱的示數(shù)將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圖為氯化鈉、硫酸鎂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
(1)40℃時,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鉀,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33.3%.(保留一位小數(shù))
(2)由圖中獲得有關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是硫酸鎂的溶解度在0℃-70℃時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在70℃-100℃時隨溫度升高而減。
(3)60℃時,將氯化鈉和硝酸鉀分別加入100g水中各配成飽和溶液,再冷卻到10℃,則裝硝酸鉀(填“氯化鈉”或“硝酸鉀”)溶液的燒杯析出的晶體較多.
(4)若將50g 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為10%的氯化鈉溶液,應加水的質量是6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