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圖中①是長頸漏斗.故答案為:長頸漏斗;
(2)A圖中,為防止冷凝液倒流回試管,引起試管的炸裂,試管口應該略向下傾斜;E圖中,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伸入過短.
故答案為:①A圖中,給試管中的固體物質加熱時,試管口向上傾斜了,應該略向下傾斜;
②E圖中,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伸入過短,應伸入集氣瓶的底部.
(3)高錳酸鉀加熱可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其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因為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可用E向上排空氣法或F排水法收集,也可用G收集,排水法,排氣法都行,;用C裝置作為氧氣的發(fā)生裝置,需要用到的藥品時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其中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兩個實驗中都涉及到了一種相同的固體藥品是二氧化錳.
故答案為: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E或F或G;二氧化錳;催化.
(4)實驗室選用C和E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固體大理石和液體稀鹽酸,并且是不需加熱的反應,可以用裝置C作為發(fā)生裝置在,同時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可以用裝置E收集.
故答案為:二氧化碳.
(5)比較兩個裝置可以發(fā)現(xiàn)B裝置多一個開關和一個帶小孔的隔板,假如關閉開關,隨著氣體的增多,內部壓強隨之增大,導致液體不能流入試管,使反應停止;
故答案為:可以使化學反應隨開隨停.
(6)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從a進入后隨著氣體的增多,迫使上層空氣從另一個出口(b)出去.
故答案為:a.
(7)在G中裝滿水,由b通入氣體,隨著氣體的增多,壓強增大,水沿著a排出.
故答案為:在G中裝滿水,由b通入氣體.
分析:(1)熟悉常見儀器,了解名稱;
(2)圖A中從防止冷凝液流回試管考慮;圖E中導氣管太短;
(3)高錳酸鉀加熱可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根據(jù)氧氣的密度和溶水性選擇收集裝置;根據(jù)C裝置制取氧氣時,要用到的藥品分析;
(4)C和E裝置還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5)B裝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結束;
(6)根據(jù)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分析;
(7)根據(jù)該氣體難溶于水分析.
點評:學會比較用碳酸鈣與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和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區(qū)別聯(lián)系;掌握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制法及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了解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