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來源于生活,請你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1)“八月桂花飄香”是因為                           。

(2)變癟的乒乓球放到開水中能重新鼓起來,是因為       


     答案    分子在不停得運動;   分子之間有間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干燥、純凈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15.5克裝入大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冷卻、稱量,得到10.7克固體物質,計算:

(1)制得氧氣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質量各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質量的氯酸鉀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并加熱到不再產生氣體為止,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m)與時間(t)關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反應前質量(g)

1

30

17

2

反應后質量(g)

m

39

0

10

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A.表中m為1g         B.甲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D.反應中乙、丁的質量比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過濾操作時,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其中“二低”是指:  

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過濾后發(fā)現(xiàn)濾液仍然渾濁,則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點即可)

(2)過濾好的水用如圖所示裝置電解,試管C中所得氣體是  ,檢驗試管D中氣體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用你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水從微觀角度看是由        構成的。將水加熱變成水蒸氣和水通電分解,請從微觀角度說明這兩個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                        。

(2)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凈水時加入明礬的作用是              。

 

(3)某同學用如圖裝置完成電解水實驗時,則與A管相連的為電源      極,

 A、B兩管產生氣體質量比為    ;電解水的反應方程式為                    。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理論依據(j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jù)報道,科學家在深海發(fā)現(xiàn)了一種外表象冰的固態(tài)物質,這種物質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H4•xH2O),稱為可燃冰.測得這種晶體的結構為平均每46個水分子建8個籠,每個籠中容1個甲烷分子或1個游離的水分子則在這種晶體中共含  種分子.若每8個籠容有6個甲烷和2個水分子,則在這8個籠組成的整體中,甲烷與水的分子個數(shù)比是  .通常情況下,甲烷極難溶于水,也不與水發(fā)生反應,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加熱來制取,我們在實驗室收集甲烷采用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下面三個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A.電解水      B.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C.洗氣瓶

(1)A實驗中,試管2和試管1中生成氣體的體積比是     。

該實驗的結論是    

(2)B實驗說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實驗前夾緊止水夾  ③紅磷熄滅后立即打開止水夾

(3)若用C裝置干燥H2,洗氣瓶中的液體試劑可能是     ;醫(yī)院還用此裝置來觀察病人的輸氧情況,導管     (填“a”或“b”)應連接病人吸氧氣的塑膠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制取氧氣,實驗室提供了以下藥品和儀器裝置.

【藥品】①二氧化錳   ②氯酸鉀   ③高錳酸鉀  ④過氧化氫溶液

(1)小明同學選擇的藥品是③,他應該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在加藥品前應先。弧 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  收集裝置是  (填序號).

(2)小欣同學選擇了裝置B制取氧氣,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3)小東選擇了E作收集裝置,若a與c相連,b端排出的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