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液氮用作冷凍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氣體用于霓虹燈D.工業(yè)用一氧化碳冶煉生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固體
D.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回收廢舊鋅錳電池制備皓礬晶體(ZnSO4·xH2O)。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為____________其中用到的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鋅皮加入稀硫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40%的稀硫酸的步驟有:①稀釋 ②計算 ③裝瓶并貼標簽 ④量取,其正確的順序為______(填序號)。配制過程中,需要的玻璃儀器有量筒、燒杯、玻璃棒及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CO2與NaOH、Ca(OH)2都能發(fā)生反應。
分別向甲、乙兩個瓶中注入少量、等體積的兩種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1)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說明CO2能與Ca(OH)2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2)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一定能說明“CO2與NaOH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是 (填序號)。
a.U型管中紅墨水左低右高
b.U型管中紅墨水左高右低
c.U型管中紅墨水液面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實驗回答問題。
取甲反應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則b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與CaCl2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最新發(fā)現(xiàn),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將樹木纖維素轉變成超級儲能裝置,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丁的化學式為N2
B.丙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75%
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質量均保持不變
D.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的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已知A、B都是黑色固體,D為紅色固體單質,F(xiàn)為紅棕色固體氧化物,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推斷出各物質后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A的化學式;
(2)寫出物質E的用涂;
(3)轉化過程①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4)已知轉化過程④在常溫下就能進行,該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聽長輩說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黃瓜,難道黃瓜能使蔬菜中的營養(yǎng)素流失嗎?
【查閱資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且維生素C能使藍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實驗操作】
步驟一:淀粉碘溶液的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攪拌均勻,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驟二:分別榨取新鮮黃瓜汁與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別倒入A、B兩個錐形瓶中,再分別加入黃瓜汁、蒸餾水各40毫升混勻,放置60分鐘,中間每隔10分鐘攪拌一次;
步驟三:取等量藍色淀粉碘溶液分別裝入兩個燒杯,分別倒入A、B兩溶液,攪拌均勻,靜置觀察。
【現(xiàn)象記錄】
根據(jù)上述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實驗需要控制變量,下列情況會影響測定結果的是____。
A.混合液放置時間不同
B.被測混合液的體積不同
C.錐形瓶大小不同
(2)在步驟二中每隔10分鐘攪拌一次,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證實黃瓜汁把維生素C分解了的實驗現(xiàn)象: __________________。
(4)請指出該實驗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區(qū)分兩種不同物質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分空氣與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與軟水
C.用水區(qū)分Fe3O4粉末與MnO2粉末D.用酚酞試液區(qū)分氨水和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