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實驗事實 |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
A |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 反應物濃度 |
B |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 反應溫度 |
C | 雙氧水在常溫下緩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 有、無催化劑 |
D | 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 反應物的種類 |
分析 (1)【1】根據(jù)電解水生成氧氣和氫氣進行解答;
【2】根據(jù)催化劑的作用以及分解反應的含義進行解答;
【3】根據(jù)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進行解答;
【4】根據(jù)氫氣燃燒生成水進行解答;
(2)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有:溫度,溫度越高,反應越快;反應物的接觸面積,物質(zhì)間的接觸面積越充分,反應速度越快;反應物顆粒的大小,顆粒越小,反應速度越快;通常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反應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劑可以改變其反應速率等;據(jù)此結(jié)合事實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1】電解水生成氧氣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二氧化錳能改變過氧化氫溶液分解放出氧氣的速率,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的過程叫光合作用;
【4】氫氣作清潔能源,氫氣燃燒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 H2O;
(2)A、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是因為氧氣的濃度不同,說明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故選項推理合理.
B、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因為反應溫度不同,溫度升高,化學反應容易發(fā)生,故選項推理合理.
C、雙氧水在常溫下緩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說明了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故選項推理合理.
D、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銅片與銅粉均屬于同一種物質(zhì),無法得出反應物的種類對化學反應的影響,故選項推理不合理.
故選:D.
故答案為:(1)【1】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3】光合作用;【4】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 H2O;(2)D.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了解影響反應的因素即可正確解答本題,可從溫度、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反應物顆粒的大小、反應物的濃度及催化劑等方面進行分析考慮.在解方程式的書寫題時,首先判斷反應原理,然后根據(jù)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進行書寫,催化劑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 |
B. | 二氧化碳濃度過大會使人中毒死亡 | |
C. | 向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試液變藍 | |
D. | 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氣,所以可用來滅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個氧原子:O2 | B. | 一氧化碳分子:Co | ||
C. | 三氧化硫:SO3 | D. | 碳酸根離子: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要化學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那么該物質(zhì)就是催化劑 | |
B. | 二氧化碳有毒,是污染物,會引起溫室效應等環(huán)境問題 | |
C. | 進入地窖、溶洞等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地方必須用手電筒照明 | |
D. | 收集干燥的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 質(zhì) | M | N | P | Q |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 16 | 24 | 15 | 20 |
反應后的質(zhì)量/g | x | y | 0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