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同學們利用“硫酸、硝酸銨、氫氧化鈉、碳酸鉀”四種物質的溶液進行探究學習,完成下列各問:
【實驗探究】
(1)A、B、C、D四組同學分別進行了下列實驗

寫出下列的兩個化學方程式:
①A中的反應                      
②D中的反應                             
【挖掘實質】
下圖是A組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該化學反應的實質可以表示為H+OH=H2O

【實踐運用】
完成試驗后,四組同學將廢液倒入同一個燒杯中,再將廢液過濾,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用無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劑,變?yōu)榧t色。
(1)①溶液中的白色沉淀一定是    ,理由是           
(2)廢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離子是                    
(3)為了驗證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否存在,我設計如下實驗進行驗證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可能含有      
②取濾液滴加        
現(xiàn)象明顯
含有該離子

(1)①H2SO4+2NaOH==Na2SO4+2H2O
②K2CO3+Ba(NO32==BaCO3↓+2KNO3
【實踐運用】(1)硫酸鋇。BaSO4與酸不反應,而BaCO3要與酸反應
(2) OH CO32
(3) 可能含硫酸根離子

溶液中可能有的離子
實驗步驟
①可能含硫酸根離子
②向濾液中加入硝酸鋇(或氯化鋇、氫氧化鋇等)
(二)可能含鋇離子
溶液中可能有的離子
實驗步驟
①可能含鋇離子
②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硫酸鈉等)溶液

解析試題分析:(1)①根據(jù)圖示可知:試管A中的稀硫酸能與加入的氫氧化鈉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化學方程式為:H2SO4+2NaOH==Na2SO4+2H2O
②D為碳酸鉀加入硝酸鋇中,二者可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硝酸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K2CO3+Ba(NO32==BaCO3↓+2KNO3
【實踐運用】
(1)因題目中的反應發(fā)生在硫酸、氫氧化鈉、硝酸鋇和碳酸鉀之間;其中氫氧根離子能和氫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A中);碳酸根離子可與氫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B中);碳酸根離子也可與鋇離子結合形成碳酸鋇沉淀(D中)。當“廢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時,該沉淀一定為鋇的沉淀。其中硫酸鋇和碳酸鋇均為沉淀。由于 “加入紫色石蕊試液時,變?yōu)榧t色”,說明溶液呈酸性,即含較多的氫離子。因為碳酸鋇可與酸反應,而硫酸鋇不與酸反應。所以沉淀只有硫酸鋇。
(2)向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時,變?yōu)榧t色”,說明溶液呈酸性,即含較多的氫離子。由于氫離子能和氫氧根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可與碳酸根離子結合形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所以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一定不存在。
(3)根據(jù)題意可知:鈉離子和硝酸根離子未形成沉淀或氣體,所以一定存在于所得的溶液中。結合上面的分析可知: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氫離子、鈉離子和硝酸根離子,一定不含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而在“實踐運用”中所得的沉淀是由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形成的。所以無法確定所得到的溶液中是否含硫酸根離子或鋇離子。即溶液中可能含的離子為硫酸根離子或鋇離子(二者只含其一)。因此,實驗應為:
(一)可能含硫酸根離子

溶液中可能有的離子
實驗步驟
①可能含硫酸根離子
②向濾液中加入硝酸鋇(或氯化鋇、氫氧化鋇等)
(二)可能含鋇離子
溶液中可能有的離子
實驗步驟
①可能含鋇離子
②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硫酸鈉等)溶液
考點:復分解反應的運用、科學探究、物質成分的推斷、科學探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分)海洋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海水“制堿”體現(xiàn)了化學科學在改造物質中的智慧。下圖是某廠生產純堿的工藝流程圖:

請完成下列問題:
(1)該廠最終產品有                                   (填物質名稱);
(2)流程Ⅰ中為了除去雜質,加入過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加入三種物質的順序不能調整
B.加入三種溶液將粗鹽水中的SO42-、Mg2+、Ca2+轉化為沉淀
C.按流程Ⅰ所加溶液的順序除雜,過濾后得4種沉淀
(3)在流程Ⅱ中,如果加入氨氣不是為了生產氯化銨,氨氣在制堿過程中的作用
                                                                 ;
(4)寫出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7分)鎂與NH4Cl溶液反應,不僅有一種鹽生成,還有氣泡產生。為確定氣體的成分,進行下列實驗探究。
(一)探究:氣體可能是HCl、02、NH3、H2中的一種或幾種。
(二)實驗:
(1)甲同為確定是否含有HCl,他將氣體通入酸化的硝酸銀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則該氣體中_               HCl (填“有”或“無”)。
(2)乙同學認為只有02,則可用_             來檢驗。實驗證明乙同學的觀點不正確。
(3)丙同學為判斷是否含有H2,同時確定氣體成分,通過查閱資料得知:
2NH3+3CuO ="=" 3Cu+N2+3H20于是他設計了如下圖實驗裝置:

(三)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A中觀察到_                ,證明有NH3; B中玻璃管內觀察到_        ,證明有H2。
(四)實驗反思:
(4)濃硫酸的作用是_                    。
(5)大家認為丙同學在加熱之前,應對氣體先_             以確保安全。
(6)寫出Mg與NH4Cl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化學課堂上要學習堿的化學性質,老師讓兩位同學和他共同做實驗,要求兩位同學分別向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吹氣,如圖①②所示,老師告訴同學們,呼出的氣體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與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同學們在吹氣后觀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邊渾濁,②中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觀察實驗現(xiàn)象后老師問,通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應該使用             ,針對②中的情況,師生共同開始探究之旅.
【提出問題】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兩者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猜想假設】猜想A: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猜想B:兩者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
【實驗探究】
(1)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③、④兩個實驗.
實驗現(xiàn)象:③中的軟塑料瓶變癟,④中                                      
(2)小亮認為小明的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容器內壓強降低,小光同學卻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小明的實驗不嚴謹,若仍利用該裝置,需要補做的對比實驗是                                                                   
(3)小光設計的是通過檢驗生成物來驗證猜想,請幫他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蹖嶒灪蟮娜芤荷僭S,再向其加入     (           )
                     
                  
驗證了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反思拓展】探究結束老師說,通過此探究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證明反應的發(fā)生,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過檢驗反應物減少證明反應發(fā)生;②通過                     證明反應的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8分)有一種標簽破損的片狀胃藥,某;瘜W興趣小組欲對該胃藥的主要成分進行實驗探究。已知該胃藥可以治療胃酸過多,其主要成分是MgCO3、Al(OH)3中的一種或二種。
【查閱資料】①MgCO3受熱能分解,且MgCO3的化學性質與CaCO3相似;
②Al(OH)3受熱分解生成Al2O3和H2O;③藥品中的其它成分不參與反應。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取少量該胃藥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說明該胃藥中含有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乙和丙二位同學運用下圖提供的裝置,分別設計實驗方案,進一步確認該胃藥的主要成分。虛線方框中的裝置從下圖B、C中選擇組裝。(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中空氣的影響忽略不計)

實驗過程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乙同學選用B、C裝置,按A→B→C順序連接,點燃酒精燈加熱
B中                   
C中                   。
該胃藥中含有MgCO3、Al(OH)3
丙同學也選用B、C裝置,按A→C→B順序連接,點燃酒精燈加熱
C中無明顯現(xiàn)象,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該胃藥中不含有         
【交流反思】實驗小組經過交流與反思,認為乙同學的實驗過程中存在一處錯誤,請你指出該錯誤并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6分)某小組同學將BaCl2溶液與H2SO4溶液混合,將反應后的液體過濾,并探究濾液的成分,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相關問題。
【問題與發(fā)現(xiàn)】Ⅰ.BaCl2溶液與H2SO4溶液混合,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Ⅱ.濾液里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1:濾液里的溶質只有HCl;
猜想2:濾液里的溶質有HCl和H2SO4;
猜想3:濾液里的溶質有HCl和   。
【探究與驗證】

 
實驗操作
現(xiàn) 象
結 論

取少量濾液,加入少量鋅粒
有氣泡產生
猜想2成立

取少量濾液,加入少量的Na2SO4溶液
 
猜想3成立
【反思與評價】經過小組討論,分析出   _(填甲或乙)的結論是錯誤的,應該將藥品更換成   (填序號)。
A.AgNO3溶液       B.Ba(NO3)2溶液      C.Na2CO3溶液          D.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呼吸面具中的“氧氣再生劑”,主要成分是淡黃色固體過氧化鈉(Na2O2),使用后變成白色固體。某興趣小組對白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根據(jù)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氫氧化鈉         猜想二:碳酸鈉        猜想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實驗驗證】(1)小明取少量白色固體,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認為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同學們認為小明的實驗不能得出這一結論,理由是                   。
(2)小紅取少量白色固體,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證明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小玉取少量白色固體,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到                                ,說明白色固體中含有氫氧化鈉。
【得出結論】猜想三成立。
【拓展應用】“氧氣再生劑”的保存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有A、B、C、D四瓶失去標簽的白色粉末(均為純凈物),已知它們可能是硫酸銅、碳酸鈣、氯化鉀、硫酸鉀中的一種。某學生的鑒別實驗過程記錄如下:
步驟1:取A、B、C、D四種白色粉末各一藥匙,分別放入四支潔凈的試管中,各加蒸餾水2 mL,振蕩后靜置。四支試管底部均有固體存在,只有盛放A的試管中液體呈藍色,其他均呈無色。
步驟2:繼續(xù)向盛放B、C、D的試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其他均無明顯變化。
請根據(jù)該學生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①步驟1中“四支試管底部均有固體存在”,與該學生預測的“只有一支試管中有固體存在,其他試管中均為澄清溶液”的現(xiàn)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②四種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鑒別出來,分別是                            (寫代號及其對應物質的化學式)。
③對尚未鑒別出來的物質,請設計實驗進行確定,并填寫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6分)銅器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銅銹(俗稱銅綠)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那么,銅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生銹呢?為此,小明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請你參與探究。
【提出假設】銅生銹是銅與氧氣、                     共同作用的結果。
【設計方案】為驗證假設,小明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1)B的實驗目的是                       。
(2)裝置C中有一處明顯錯誤,用文字敘述加以改正                          ;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3)小明同學的這個實驗方案不完整,還需要再補充一個實驗。請在下圖框中繪出該實驗的裝置圖。

【結論】經過探究,得知了銅生銹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