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不是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而確定用途的是


  1. A.
    用鋁制做導熱材料
  2. B.
    氬氣和氦氣作燈泡保護氣
  3. C.
    用焦炭冶煉金屬
  4. D.
    石灰石做生產石灰的原料
A
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解答:A、用鋁制做導熱材料是利用了鋁的物理性質--具有良好的導熱性.符合題意;
B、氬氣和氦氣作燈泡保護氣是利用了氬氣和氦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不能和其它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不符合題意;
C、用焦炭冶煉金屬是利用了焦炭的化學性質--具有還原性.不符合題意;
D、石灰石做生產石灰的原料是利用了碳酸鈣的化學性質--受熱容易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和用途,解答時要充分理解各種物質的性質,然后再根據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確定物質的用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學習化學后知道,鎂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但他在空氣中點燃鎂條時,卻發(fā)現(xiàn)在生成的白色固體中還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什么會生成淡黃色固體?
查閱資料:明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物質的顏色:
物 質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顏 色 白色 白色 淡黃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其他同學認為不必查閱氯化鎂(MgCl2)的顏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資料,小明認為淡黃色固體可能是鎂條與空氣中的
 
反應生成的.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實驗結論:根據小明的實驗結果,寫出鎂條在氮氣中燃燒的反應生成氮化鎂(Mg3N2)化學方程式
 

反思與評價:通過上述的實驗,你對燃燒有什么新的認識?
 

拓展與遷移:能不能用鎂條代替紅磷完成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鞍山二模)根據下表中左欄所列的化肥的性質,從下列使用注意事項中選擇合適的項(可選多項),將其序號填入表中的右欄中.
(1)儲存和運輸時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曬;施用后要蓋土或立即灌溉.
(2)不要與堿性物質混放或混用.
(3)不能與易燃物質混在一起:結塊時不要用鐵錘砸碎.
(4)不宜長期施用.
化肥種類 性質 使用注意事項
碳酸氫銨 易溶于水,受潮時在常溫下即能分解,溫度越高分解越快,遇堿時放出氨氣.在土壤中不殘留有害物質.
(1)(2)
(1)(2)
碳酸銨 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遇堿時放出氨氣,在高溫或受猛烈撞擊時易爆炸.
(1)(2)(3)
(1)(2)(3)
硫酸銨 易溶于水,稀釋性小,常溫下穩(wěn)定,遇堿時放出氨氣,長期施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2)(4)
(2)(4)
硫酸鉀 易溶于水,長期施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4)
(4)
請你從上表提供的信息中分析,使用化肥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之一是
使土壤酸化、板結
使土壤酸化、板結
;
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
用熟石灰中和
用熟石灰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6?玄武區(qū)一模)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所降酸雨主要是由居民和工廠燃燒含硫的煤以及某些化工廠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氣體,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而形成的.
(1)如果硫粉在氧氣中燃燒,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產生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產生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O2
 點燃 
.
 
SO2
S+O2
 點燃 
.
 
SO2

(2)幾位同學為了探究木炭中是否含有少量硫元素,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進行測定.請寫出圖中儀器a的名稱:
坩堝鉗
坩堝鉗
.他們查閱資料后得知:“二氧化硫能使KMnO4溶液褪色(由紫紅色變成無色),反應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 ”.然而化學方程式中最后一種物質的化學式印刷不清楚,根據上下文了解到該物質是一種酸,請根據已學知識推測其化學式:
H2SO4
H2SO4
.反應后生成的MnSO4中Mn元素化合價為
+2
+2

(3)如圖是1994年和2004年某城市的一天各個時刻測到的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D

A.曲線顯示冬天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比夏天高
B.曲線顯示了1994年一天中大約8點左右二氧化硫的含量較高
C.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年間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加強了燃料的脫硫和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D.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來源是汽車排放的尾氣,控制污染的方法是禁止使用汽車
(4)在研究酸雨危害的過程中,測定該地區(qū)雨水的pH的實驗操作
用玻璃棒蘸取雨水,點在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取數值
用玻璃棒蘸取雨水,點在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取數值

某化學興趣小組取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每隔一定時間用較精密的pH計測定其pH,數據如下:
測定時間/分鐘 0 1 2 3
pH 4.73 4.62 4.56 4.55
由此可知該雨水的酸性越來越
(填“強”或“弱”),最終趨于穩(wěn)定.
(5)酸雨造成的危害很多.某興趣小組調查發(fā)現(xiàn)南京的六朝石刻的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腐蝕.且近20年的腐蝕速度大大超過以往,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酸雨.為了減緩石刻腐蝕,請你提一條建議:
使用清潔能源
使用清潔能源
.    酸雨會使河流、湖泊酸化.下圖是某市去年某河流一年中不同時期河水的平均pH變化的折線圖.則去年河水酸性最強的季度是第
季度.該季度雨水酸性最強的原因可能是:(答兩條)
冬季取暖,需要燃燒大量化石燃料,加大了對河水的污染;冬季降水量減少,河水中酸的濃度增大等
冬季取暖,需要燃燒大量化石燃料,加大了對河水的污染;冬季降水量減少,河水中酸的濃度增大等

酸雨還會使土壤酸化.為了中和酸性土壤,可以使用熟石灰粉末,若該酸雨的成分是硫酸,請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6)某�;瘜W興趣小組在學完堿的化學性質后,想到用NaOH溶液吸收SO2,反應化學方程式如下:2NaOH+SO2═Na2SO3+H2O  用NaOH溶液吸收1000L已除去CO2的空氣樣品,溶液質量增重了0.64g.已知此時空氣的密度約為1.3g/L,求:
①被吸收的SO2的質量
0.64g
0.64g
g.
②發(fā)生反應的NaOH的質量.(相對原子質量:Na-23  S-32  O-16)
③空氣中SO2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發(fā)生電離;溴化氫(HBr)電離產生氫離子和溴離子;氫氧化鈉電離產生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這三種溶液的組成推斷,醫(yī)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顯
性,溴化氫的水溶液顯
性,水溶液又叫做
氫溴酸
氫溴酸
(填物質名稱).
(2)氫氧化鈉溶液能導電的原因是
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能自由移動的離子
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能自由移動的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所示,填空:
(1)40℃時.甲物質溶解度為
 
g.
(2)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影響比較大的物質是
 

(3)30℃時,向100g水中加入30g乙物質,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4)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發(fā)生電離,碘化氫(HI)電離產生氫離子(H+)和碘離子(I-),氫氧化鈉電離產生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a.根據這三種溶液的組成推斷,醫(yī)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顯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下同),碘化氫的水溶液顯
 
;
b.寫出上述物質之間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c.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用化學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