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過多CO2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應提倡“低碳生活”
B. 一氧化碳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
C. 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單質,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質也不同
D. CO、CO2、葡萄糖都屬于有機物
考點: 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一氧化碳的毒性;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專題: 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 A、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
B、一氧化碳有毒,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
C、物質的結構不同,性質也不同;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屬于有機物.
解答: 解:A、過多CO2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應提倡“低碳生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正確.
B、一氧化碳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正確.
C、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單質,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質也不同.正確.
D、葡萄糖屬于有機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屬于有機物.不正確.
故選:D.
點評: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物質中雖然含有碳元素,但是這些物質的性質和無機物相似,把它們歸入無機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推理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B. 活潑金屬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C. 某物質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該物質的組成里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D. 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時有熱量放出,所以有熱量放出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B.空氣中的氧氣可以供給呼吸、燃燒、煉鋼、化工生產等
C.分離液態(tài)空氣得到氧氣和氮氣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D. 新鮮空氣中不含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早期食品保存的方法主要是煙熏和鹽腌.隨社會發(fā)展,保存的措施越來越多,大家熟悉的是:充填氣體、放置干燥劑、脫氧劑和添加劑等.下面是生活中常見的食品保存方法,其中,通過隔絕空氣這一措施保存的是 .
①市售榨菜絲用真空袋包裝
②火腿腸制作中添加防腐劑山梨酸鉀
③蔬菜用保鮮膜密封后存放在冰箱內
④月餅包裝袋中附有抗氧劑“鐵粉”包
⑤膨化食品用充填氮氣的塑料袋包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10月,“碳捕集與封存國際論壇”在重慶召開,重慶合川介紹了把CO2壓縮、液化后封存在泥巖中的方法.關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CO2分子間有間隔
B. CO2氣體較易液化
C. CO2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
D. 大氣中CO2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某同學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對所學化學知識進行歸納的情況.
(1)對環(huán)境污染及治理方法連線正確的是 .
A.減緩“溫室效應”﹣﹣使用新型能源
B.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無磷洗衣粉
C.控制酸雨﹣﹣煤經過脫硫處理后再燃燒
下列化學處理措施與解釋不吻合的是 .
A.木材著火用水潑滅﹣﹣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焊接金屬時常用氮氣作保護氣﹣﹣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剛裝修好的房間里放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性
(3)對物質的組成或結構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金剛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
B.氯原子和氯離子﹣﹣質子數不同
C.CO和C02﹣﹣﹣﹣﹣分子構成不同
(4)對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A.甲烷、乙酸、葡萄糖、一氧化碳等屬于有機物
B.淀粉、蛋白質、聚乙烯、蔗糖等屬于有機高分子
C.食物的成份主要有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通常稱為營養(yǎng)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產品
B. KNO3和Ca3(PO4)2都是復合肥料,為植物生長提供N、P、K等營養(yǎng)元素
C. 生石灰與燒堿與水都有熱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鑒別二者
D. 汽油和洗滌劑除去油污都是乳化過程,與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請從化學的角度回答下列問題:
(1)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滅火的原理是 .
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健康不利.為了檢驗某水樣是硬水還是軟水,可往水樣中加入 .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氧氣、水等物質作用,發(fā)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請例舉一種防止鐵制欄桿生銹的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