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將100g稀硫酸加入到16g黃銅樣品(Cu-Zn合金)中,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請計算:
(1)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精確到0.1%)

分析 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不與稀硫酸反應,由生成氫氣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生成硫酸鋅的質量,進而計算出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解答 解: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生成硫酸鋅的質量為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x          y   0.2g
(1)$\frac{65}{2}=\frac{x}{0.2g}$     x=6.5g
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6g-6.5g}{16g}$×100%≈59.4%.
(2)$\frac{161}{2}=\frac{y}{0.2g}$     y=16.1g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6.1g}{6.5g+100g-0.2g}×$100%≈15.1%.
答:(1)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59.4%;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5.1%.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綜合計算即可正確解答本題,解題時要注意解題的規(guī)范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化學反應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產生一種紅棕色的固體
D.水通電一段時間后,陰極與陽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多,鋰電池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長,目前鋰電池中使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是氧化鈷鋰,其化學式LiCoO2,其中Li為+1價,則Co的化合價為( 。
A.+3B.+1C.+2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菱鐵礦(主要成分是FeCO3)是煉鐵的原料.現(xiàn)取20.0g菱鐵礦,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測得固體質量與所加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已知:①FeCO3+H2SO4═FeSO4+CO2↑+H2O  
     ②菱鐵礦中雜質不參加反應,且難溶于水.
請計算:
(1)20.0g菱鐵礦中FeCO3的質量為11.6g.
(2)該反應中生成CO2的質量為4.4g.
(3)列式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結果準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7.向由銅粉和鐵粉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質量的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無氣泡冒出.
(1)寫出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AgNO3=2Ag+Fe(NO32
(2)濾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符號是Cu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7.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歷時5年的考古發(fā)掘,已出土1萬余件珍貴文物,創(chuàng)下多個“首次”和“考古之最”.
(1)考古中常用碳-14測定文物的年代,已知碳-14原子中質子數(shù)為6,中子數(shù)為8,則碳-14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6.
(2)明礬常用于出土的漆木器脫水定形,明礬也常用于凈水,明礬在凈水中的作用是作絮凝劑,除去水中的懸浮雜質.
(3)“低氧氣調鏈”技術是考古中的新技術,該技術是以低氧氣調技術為依托,用潔凈氮氣作為保護氣體,并通過智能檢控設備及其他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對文物所處空間氧含量等指標的持續(xù)穩(wěn)定凋控.氮氣用作保護氣的主要原因是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
(4)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青銅器,青銅器表面有一層綠色物質[銅綠,化學式為Cu2(0H)2CO3].銅器表面形成銅綠,除與氧氣、水有關外,還與二氧化碳有關,判斷的依據(jù)是質量守恒定律.
(5)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銅錢.古代濕法冶銅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銅溶液)得鐵化為銅”,該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有三瓶失去標簽的無色無味氣體:氮氣、氧氣、空氣.請你選擇一種最簡便的方法將他們區(qū)分開來.( 。
A.帶火星的木條B.鐵絲燃燒C.燃著的木條D.紅磷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構建知識網(wǎng)絡是化學學習中的常用方法.下圖是某同學在復習“我們身邊的化學物質”時構建的知識網(wǎng)絡,其中A、B、C、D、E分別表示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酸、堿、鹽中的某一種,“-”表示物質之間普遍能夠發(fā)生的化學反應.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從物質類別看,A物質屬于金屬氧化物;C物質屬于堿.
(2)從反應基本類型看,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①④⑤⑥(填圖中編號).
(3)寫出任意一個符合序號③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4)已知: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實質是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在水中解離出來的H+與OH-結合生成了H2O.據(jù)此分析:NH4NO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的實質是它們在水中解離出來的NH4+與OH-結合而使反應發(fā)生;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反應的實質是它們在水中解離出的Ca2+與CO32-結合而使反應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為實驗室常見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儀器的名稱:長頸漏斗.
(2)制取氧氣時,如要獲得干燥的氣體,除發(fā)生裝置外,還應選用盛放濃硫酸(填寫試劑名稱)的D裝置.如用E裝置收集O2,則氣體應從b端通入(填“b”或“c”).
(3)某同學在實驗室用C裝置(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制取CO2,C裝置與B裝置相比較,優(yōu)點為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4)氨氣通常情況下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極易溶于水.實驗室可通過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則制取氨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