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根據(jù)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圖1中實驗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CDF;
A.帶鐵圈的鐵架臺 B.酒精燈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燒杯
其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實驗結(jié)束發(fā)現(xiàn)濾過的液體仍然渾濁,可能原因是濾紙破損、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燒杯不干凈)(寫兩條).
(2)圖2所示實驗可觀察到“鐵樹”上浸有無色酚酞試液的棉團由白色變?yōu)榧t色.
該實驗中沒有涉及的性質(zhì)有B(填字母序號).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氨分子有一定質(zhì)量  C.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
(3)圖3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集氣瓶容積為750mL,預先裝入150mL水.①實驗中,應選擇量筒的容積至少是D(填序號)
A.500mL B.100mL C.50mL  D.200mL
②實驗結(jié)束后量筒內(nèi)液體減少了60mL,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0%,產(chǎn)生此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合理均可)(一條即可).

分析 (1)根據(jù)過濾需要的儀器、及其作用,和過濾的注意事項分析解答;
(2)從①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氣是由氨分子構(gòu)成的;②酚酞試液是一種酸堿指示劑,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色;③氨水是堿性的,能夠使酚酞試液變紅分析解答;
(3)①根據(jù)紅磷燃燒的反應原理、及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frac{1}{5}$分析氧氣的體積,并選擇與氧氣體積相近的量筒;
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原理是燃燒物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然后生成物幾乎不占空間,從而造成氣壓差,則進入的水就是消耗的氧氣的量,并據(jù) 實驗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解答 解:(1)據(jù)圖示可知: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玻璃棒、燒杯;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引導液體的流向;實驗結(jié)束發(fā)現(xiàn)濾過的液體仍然渾濁,可能原因是: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未經(jīng)過濾的液體沿著濾紙和漏斗壁進入濾液,也可能是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
(2)氨水由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氣是由氨分子構(gòu)成的,當氨分子運動到浸有無色酚酞試液的棉團時,和水反應生成氨水,氨水是堿性的,能夠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氨分子能使“鐵樹”上浸有無色酚酞試液的棉團由白色變成紅色;
(3)①紅磷在點燃的條件下和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因為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故集氣瓶中吸入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frac{1}{5}$,約為(750mL-150mL)×$\frac{1}{5}$=150mL,所以須選擇200mL的量筒;
②實驗結(jié)束后量筒內(nèi)液體減少了60mL,則測得氧氣的體積為60mL,其體積分數(shù)為$\frac{60mL}{600mL}$×100%=10%;
根據(jù)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時注意事項:裝置的氣密性要好;為了要耗盡瓶中的氧氣,紅磷必須是足量的;氣體的體積受到溫度的影響,要等到裝置冷卻至室溫,再打開了彈簧夾等;因此可知達不到瓶中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或紅磷量不足或容器未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故答案為:(1)CDF;引流;濾紙破損、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燒杯不干凈);
(2)紅;B;
(3)①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D;②10%;裝置漏氣(合理均可).

點評 本題考查了過濾操作、分子的性質(zhì)、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等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根據(jù)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有①②序號的儀器名稱:①水槽②集氣瓶
(2)裝置A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
(3)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C和D(寫出裝置代號).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
(4)若用一種固體和一種液體(過氧化氫)混合制取氧氣,則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固體在該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5)已知氦氣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易溶于水,不可選用的收集裝置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的是( 。
A.水銀B.液氮C.氦氣D.礦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
①同種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
②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③同種元素的原子,質(zhì)子數(shù)一定相等
④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質(zhì)量守恒定律是化學發(fā)展的重大發(fā)現(xiàn).結(jié)合以下實驗回答:
(1)B實驗反應后,左盤質(zhì)量減小的原因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
(2)C實驗反應一段時間后,天平指針無偏轉(zhuǎn),但鐵釘表面變紅,該紅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Cu;將“紅色鐵釘”干燥稱量,發(fā)現(xiàn)質(zhì)量比原鐵釘大,則溶液的質(zhì)量減少(填“增大”、“不變”或“減少”)
(3)實驗小組用鎂條燃燒來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觀察到發(fā)出耀眼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且冒充白煙,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石棉網(wǎng)上得到的白色固體與反應前鎂條質(zhì)量相比,會怎樣呢?
有同學說: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看,質(zhì)量將A(填序號);而有些同學說:結(jié)合反應方程式和現(xiàn)象看,質(zhì)量將D(填序號)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用嘴吹滅燃著的生日蠟燭,利用的主要滅火原理是( 。
A.隔絕空氣B.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某同學過濾渾濁的河水所得濾液仍然是渾濁的,造成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B
A.沒有用玻璃棒引流B.濾液邊緣高于濾紙邊緣
C.漏斗下口沒有緊靠接液燒杯內(nèi)壁D.濾紙破損(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蔗糖是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一種食品,你是否想過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
【提出問題】: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們偶爾會看見蔗糖在鍋里加熱時間過長會變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許還有其他元素.如氫元素等.
【收集資料】:小明、小強在圖書館查到以下資料:
(1)蔗糖屬于有機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今后將學到),有機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燒,受熱容易分解,這都屬于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zhì)(填“物理”或“化學”).
(2)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zhì)的分子,因此,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填“變多”、“不變”或“變少”).
【設(shè)計實驗】:小明、小強分別設(shè)計了如下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小明:蔗糖中摻入少量煙灰在空氣中點燃(單獨點燃蔗糖不易燃燒,在蔗糖中摻入少量煙灰,蔗糖就很容易被點燃),分別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觀察現(xiàn)象.
小強:將蔗糖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強加熱,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小明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小強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質(zhì),容器壁上有水珠.
結(jié)論: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反思與評價】兩個實驗方案中你會選擇小強的實驗方案的實驗方案,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主要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西瓜榨成汁B.粉碎礦石C.木柴劈成塊D.糧食釀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