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目前人類發(fā)現(xiàn)和合成的幾千萬種物質僅僅是由一百多種元素組成,如圖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及其組成的部分物質和用途.

(1)鈉蒸氣燈和鎂閃光燈的發(fā)光原理不同.鎂在通電之后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產(chǎn)生強光,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2)紅寶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鋁和二
氧化硅均屬于B、C(填序號).
A.單質      B.化合物         C.氧化物
(3)青霉素(C16H18N2O4S)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每個青霉素分子由41個原子構成.
(4)磷礦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Ca3(PO42],其中鈣和氧的質量比為15:16(最簡整數(shù)比);該物質在農(nóng)業(yè)上可用著磷肥
(5)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6)氬弧焊是使用氬氣作為保護氣體的一種焊接技術,氬氣可作保護氣的原因是化學性質穩(wěn)定.

分析 (1)根據(jù)化學變化的實質解答;
(2)根據(jù)物質的分類類別解答;
(3)根據(jù)分子結構來分析;
(4)根據(jù)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以及化肥的分類來分析;
(5)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結合次氯酸鈉(NaClO)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
(6)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氣體才能做保護氣.

解答 解:(1)鎂在通電之后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新物質,故屬于化學變化;故填:化學;
(2)氧化鋁和二氧化硅均屬于氧化物,故屬于化合物;故填:B、C;
(3)由青霉素(C16H18N2O4S)的化學式可知,每個青霉素分子由16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4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共含41個原子,故填:41.
(4)磷酸鈣[Ca3(PO42]中鈣和氧的質量比為:(40×3):(16×8)=15:16;該物質中含有磷元素,可以做磷肥;故填:15:16;磷;
(5)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1)+x+(-2)=0,則x=+1價.故填:+1;
(6)氬氣性質穩(wěn)定可以做保護氣.故填:化學性質穩(wěn)定.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物質的分類、化學肥料、物質的用途等,基礎性比較強,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并理解應用.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以下有關溶液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
A.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就是溶液B.汽油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C.雪地撒鹽是為了提高凝固點D.濃溶液加水稀釋后溶質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比較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的多少,寫出操作、現(xiàn)象、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家庭小實驗所采用的方法無法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用肥皂水檢驗硬水與軟水B.用食鹽水除鐵銹
C.用食用醋除去水壺里的水垢D.用水檢驗生石灰和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3.A,B,C代表單質或化合物,它們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如圖所示,請推斷:
(1)若A是一種非金屬單質,B、C是氧化物,則B可能是CO2,C可能是CO.
(2)若C是堿,則A可能是碳酸氫鈉,B可能是碳酸鈉,寫出B轉化為C的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其基本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
物質雜質除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
AH2HCl 氣體先通過足量 Na2CO3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BKNO3溶液AgNO3溶液先加入過量 KCl 溶液,再過濾
CKCl 固體K2CO3固體加入少量 MnO2加熱
DFeSO4溶液CuSO4溶液先加過量 Fe 粉,再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核能已經(jīng)成為一種重要的能源,氚是氫元素的一種原子,氚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t2℃時,將50g 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得到75g a的飽和溶液
B.t1℃時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
C.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關系是b>a>c
D.將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其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可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電解水實驗可以確定水的組成.甲、乙、丙三位同學對電解水后液體的酸堿性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電解水后的液體一定呈中性嗎?
【查閱資料】
圖Ⅰ所示裝置可用于電解水實驗;
硫酸鈉可增強水的導電性,硫酸鈉溶液呈中性.

【實驗與討論】
三位同學分別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鈉溶液,接通直流電,觀察現(xiàn)象,電解一段時間后,斷開電源.
(1)實驗中發(fā)現(xiàn)試管①電極附近的溶液迅速變紅,管②電極附近的溶液任為無色,乙同學用pH試紙測定管②電極附近的溶液,pH小于7.  說明試管①電極附近的溶液呈堿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酸(選填“酸”、“堿”或“中”)性.
(2)甲同學將實驗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圖Ⅱ所示倒入燒杯中,發(fā)現(xiàn)紅色立刻消失.乙同學、丙同學將試驗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圖Ⅲ所示分別倒入燒杯中,發(fā)現(xiàn)紅色不完全消失.經(jīng)討論與分析,乙、丙同學的試驗中溶液的紅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不足(或酸液殘留在管壁上等).
(3)甲、乙、丙同學分別用蒸餾水洗滌U形管、碳棒等,再將洗滌液倒入自己實驗的燒杯中,觀察現(xiàn)象:
甲同學的溶液仍為無色.
乙同學的溶液中紅色仍不消失.
丙同學的溶液中紅色恰好褪去(或立即消失).
(4)甲、乙、丙同學分析了實驗現(xiàn)象,為確證溶液的酸堿性,又進行下列實驗:
甲同學用pH試紙來測定溶液,原因是實驗中滴加酚酞的溶液變?yōu)闊o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過量而呈酸性,故用pH試紙來確認.
乙同學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酸),使溶液中紅色剛好褪去.因為造成(3)中溶液的紅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乙同學用pH試紙測定管②電極附近溶液時消耗了少量酸.
【解釋與結論】
用硫酸鈉增強水的導電性時,電解后溶液混合均勻,呈中性.
【交流與反思】
甲同學取55g質量分數(shù)為2%的硫酸鈉溶液進行電解,消耗了5g水后,則電解后硫酸鈉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2.2%.
甲同學的老師上課時用NaOH增強水的導電性,電解后溶液的堿性增強.
乙同學的老師上課時用H2SO4增強水的導電性,電解后溶液的酸性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