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堿產(chǎn)地之一.每年的11月至來年3月是天然堿(主要成分Na2CO3)的開采期.這時,人們砸開湖面上的冰層,深入湖底撈取“堿塊”,稱之為“破冰取堿”.
(1)據(jù)以上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釋“開采期”時間選擇的理由.
(2)人們從湖中撈得的“堿塊”中會含有一定量的NaCl.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稱取含NaCl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共25g,將其配制成混合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足量的7.3%的稀鹽酸,使氣體完全放出,得到8.8g氣體.求:計算原固體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消耗的稀鹽酸的總質量________.
解:(1)大部分固體的溶解度與溫度成正比,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冬天(11月至來年3月),湖水溫度降低,天然堿的溶解度變小,大量碳酸鈉從湖中析出,人們可以“破冰取堿”.故答案為:天然堿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冬天(11月至來年3月),湖水溫度降低,天然堿的溶解度變小,大量碳酸鈉從湖中析出,人們可以“破冰取堿”.
(2)設碳酸鈉的質量為x,鹽酸溶質的質量為y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06 73 44
x y 8.8g
x=21.2g
y=14.6g
原固體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100%=84.8%
消耗的稀鹽酸的總質量=14.6g÷7.3%=200g
答案為:84.8%;200g
分析:大部分固體的溶解度與溫度成正比,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冬天(11月至來年3月),湖水溫度降低,天然堿的溶解度變小,大量碳酸鈉從湖中析出,人們可以“破冰取堿”.根據(jù)二氧化碳的質量求碳酸鈉和鹽酸溶質的質量,再根據(jù)質量分數(shù)公式求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和消耗的稀鹽酸的總質量.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溶解度及其應用,與生活生產(chǎn)實際相聯(lián)系;還考查了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有關的計算要準確,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