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未標出).已知G為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且與A、D同類,F為藍色溶液.
(1)F的化學式為CuSO4
(2)B-C反應的現象是有氣泡產生;
(3)圖中沒有出現的物質類別是A;
A.單質 B.氧化物 C.酸 D.堿 E.鹽.

分析 根據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G為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所以G是水,且與A、D同類,F為藍色溶液,依據A、D、G之間的轉化關系可知,D是氫氧化鋇,A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可以相互轉化,所以B是碳酸鈉,C會轉化成水,會與碳酸鈉反應,所以C是硫酸,硫酸會生成F,所以F是硫酸銅,氫氧化鋇生成的E會與硫酸銅反應,所以E是硝酸鋇,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G為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所以G是水,且與A、D同類,F為藍色溶液,依據A、D、G之間的轉化關系可知,D是氫氧化鋇,A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可以相互轉化,所以B是碳酸鈉,C會轉化成水,會與碳酸鈉反應,所以C是硫酸,硫酸會生成F,所以F是硫酸銅,氫氧化鋇生成的E會與硫酸銅反應,所以E是硝酸鋇,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F的化學式為CuSO4;
(2)B-C的反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實驗現象是:有氣泡產生;
(3)通過推導可知,水是氧化物,硫酸是酸,氫氧化鋇是堿,硝酸鋇是鹽,所以沒有出現的物質是單質,故選:A.
故答案為:(1)CuSO4
(2)有氣泡產生;
(3)A.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A、B、C、D、E、F均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其中A、D為單質,其余均為化合物,B、C由兩種相同元素組成.
(1)A在D中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時,生成不同的氣體.B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反應生成C和無色氣體D,C和D都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B溶液中的溶質是H2O2(用化學式表示)
(2)如圖所示將固體E放入大燒杯中的水里,小燒杯中F的飽和溶液變渾濁.
則E的化學式可能為NaOH,,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與水反應放出熱量,F溶液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固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物質不能用于鑒別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的是(  )
A.氯化鈉溶液B.紫色石蕊試液C.鐵粉D.pH試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過程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鐵釘生銹B.煤氣燃燒C.蠟燭熔化D.玉米釀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把含鋅元素質量相等的下列物質,投入足量且等質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鋅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A.單質鋅B.氧化鋅C.氫氧化鋅D.碳酸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廢液中含有CaCl2和HCl,欲將廢液調節(jié)至中性,最好加入下列物質中的( 。
A.碳酸鈣B.氧化鈣C.氫氧化鈣D.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化學社團的同學發(fā)現,不同物質的變化常伴隨著相同的實驗現象.但從化學的角度去研究,會發(fā)現其有本質的區(qū)別.
【現象分析】
實驗一:向盛有一定量氫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并將導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試管中,振蕩左側試管
實驗二:用氧化鈣代替氫氧化鈉重復一次上述實驗.上述兩個實驗的相同現象之一是左側試管發(fā)熱;
上述兩個實驗中,其中一個實驗發(fā)生了化學變化,其化學方程式是CaO+H2O=Ca(OH)2;另一個實驗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
【本質歸納】相同的實驗現象,既可以由物理變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學變化引起.
【探究運用】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組成時,要研究相同實驗現象的本質區(qū)別.
實驗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鋇、碳酸鉀和氫氧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取一定量該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攪拌,靜置,觀察到燒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小明同學認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鋇;
小意同學認為小明的結論不準確,其理由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K2CO3+Ba(OH)2=BaCO3↓+2KOH.
針對上述兩位同學的觀點,小燕同學進一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燒杯中的物質步驟①濾液A步驟②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濾渣B過濾酚酞溶液濾液C濾渣D溶液E步驟③
(1)步驟②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BaCl2+K2CO3=BaCO3↓+2KCl;
(2)步驟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為無色,則原白色粉末的組成是BaSO4、K2CO3
(填化學式,下同);步驟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為紅色,則濾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K2CO3、KOH;
白色粉末的可能組成是Ba(OH)2、K2CO3 或BaSO4、Ba(OH)2、K2CO3
小鵬同學認為,只需取少量濾渣B,加入過量的稀硝酸,若看到的現象是白色不溶物全部消失;就足以說明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鉀和氫氧化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物質在某一溫度的溶解度為25克,則在該溫度下配制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
A.15%B.10%C.20%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你填寫有關空格.
(1)紅磷燃燒的現象是發(fā)出黃光,冒出大量的白煙;
(2)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了,你認為原因是集氣瓶里的氧氣消耗完了;
(3)待該物質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且達到集氣瓶容積的約五分之一處;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氧氣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4)實驗后發(fā)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frac{1}{5}$,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兩點)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等.
(5)由本實驗可以推測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