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從組成上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包含__部分和__部分.
(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來看,圖中的草屬于__,圖中的各種動物屬于__.
(3)圖中有__條食物鏈,其中最長的一條是:__.
(4)草原中存在的細菌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
(5)圖中鷹與蛇存在__關系;鷹和蛇又都以鼠為食物,二者還存在__關系.
(6)若態(tài)系統(tǒng)受到DDT的污染,那么體內積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將是__.
【答案】 生物 非生物 生產者 消費者 5 草→鼠→蛇→鷹 分解者 捕食 競爭 鷹
【解析】試題分析:(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xiàn)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2)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3)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yǎng)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xiàn)象叫生物富集.
解:(1)圖中草是生產者,各種動物是消費者,因此,“若要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圖中還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來看”,草是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因此圖中的草屬于生產者;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必須間接或間接以草為食,因此圖中的各種動物屬于消費者.
(3)圖中食物鏈有:草→兔→鷹、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鷹、草→鼠→蛇→鷹,所以,圖中有5條食物鏈;營養(yǎng)級越多,食物鏈越長,其中最長的一條是:草→鼠→蛇→鷹.
(4)草原中存在的細菌主要靠分解動植物殘體等含有的有機物維持生活,因此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5)“圖中鷹以蛇為食物”,鷹與蛇存在捕食關系;“鷹和蛇又都以鼠為食物”,二者還存在競爭關系.
(6)有毒物質沿食物鏈流動并逐級積累,營養(yǎng)級越低有毒物質積累越少,營養(yǎng)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圖中營養(yǎng)級最高的是鷹,因此“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DDT的污染”,則DDT會通過食物鏈積累,那么體內積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將是鷹.
故答案為:(1)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2)消費者;
(3)5;草→鼠→蛇→鷹
(4)捕食;競爭
(5)食物鏈;鷹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圖片,進行填空,括號內填序號,橫線上填相應的名稱.
(1)用來調節(jié)視野中光線強弱的結構是______和______.
(2)轉動準焦螺旋,鏡筒可以升降.其中,轉動后鏡筒升降幅度較小的是______.
(3)在目鏡和物鏡中,更接近玻片標本的是______.
(4)光線經過反光鏡反射后進入鏡筒,我們能通過目鏡觀察到物象.光線依次通過顯微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幾個部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大豆的花色四個組合的遺傳實驗結果,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A、a來表示,請分析回答:
組合 | 親本表現(xiàn)型 | 子代的表現(xiàn)型和植株數(shù)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二 | 白花×白花 | 0 | 820 |
三 | 紫花×紫花 | 1240 | 413 |
(1)大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遺傳學上稱為一對________.性狀表現(xiàn)決定于________組成.
(2)根據(jù)組合________可判出紫花為顯性性狀,因為________.
(3)基因在體細胞中是________存在的,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為________.
(4)組合三中,子代中紫花基因型為________,子代中出現(xiàn)白花的現(xiàn)象稱為________,寫出白花的基因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引起人患甲型H1N1流感的致病生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它沒有細胞結構 B.它的營養(yǎng)方式是寄生
C.它在生物圈中屬于分解者 D.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1)圖示植株由______器官構成。它生長到一定階段才能長出_______器官。
(2)A、B、C分別屬于什么組織?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3)說明A、B、C在結構上的共同之處。
(4)我們怎樣做,才能觀察到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