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 1 | 2 | 3 | 4 |
處理 方法 | 免疫系統(tǒng)正常;注射蛭弧菌 | 免疫系統(tǒng)正常;注射大量志賀氏菌 | 免疫系統(tǒng)正常;先注射大量志賀氏菌再注射蛭弧菌 | 免疫系統(tǒng)異常;先注射大量志賀氏菌再注射蛭弧菌 |
結(jié)果 | 斑馬魚全部存活 | 斑馬魚存活率很低 | 志賀氏菌大量減少,斑馬魚存活率高 | 斑馬魚存活率低 |
分析 (1)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點如表:
組成 | 功能 | 免疫類型 | |
第一道防線 | 皮膚、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 阻擋殺死病原體,清除異物 | 非特異性免疫 |
第二道防線 | 體液中的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 | 溶解、吞噬和消滅病菌 | 非特異性免疫 |
第三道防線 |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 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原體 | 特異性免疫 |
解答 解:(1)“志賀氏菌是引起痢疾的病原體”,能破壞人體大腸內(nèi)表面的上皮細胞,影響大腸對水分的吸收,引起水樣便.
(2)從圖中看出,蛭弧菌的“捕食”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識別→吸附→侵入→利用宿主細胞的內(nèi)容物生長→增殖→裂解宿主細胞.由此可見,蛭弧菌的生活方式為寄生.
(3)“白細胞探測到蛭弧菌后,它們會聚集到注射部位將蛭弧菌吞噬”,因此“進入斑馬魚體內(nèi)的蛭弧菌和志賀氏菌”,能夠被白細胞吞噬.在人體內(nèi),類似的免疫方式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和第二道防線,即B和D.(選填下列字母)
(4)表格中2、3對照表明蛭弧菌能抗擊志賀氏菌感染,3、4對照表明免疫系統(tǒng)對蛭弧菌抗擊志賀氏菌感染有影響,因此“文章中提到了多個實驗,見表”.其中能表明在抗擊志賀氏菌感染時,蛭弧菌和斑馬魚免疫系統(tǒng)巧妙“配合”的實驗組合是2、3、4.(選填表中的數(shù)字).
(5)A、根據(jù)斑馬魚的實驗結(jié)果,說明蛭弧菌能抗擊志賀氏菌感染,但是不能說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體疾病的治療,錯誤;
B、蛭弧菌對其他病原菌的殺傷能力還有待驗證,正確;
C、如何避免大量蛭弧菌殺死有益的共生菌群,還需進一步研究,正確;
D.“以菌治菌”屬于生物防治,不會讓志賀氏菌產(chǎn)生耐藥性,正確.
因此“關(guān)于能否將蛭弧菌制成藥物替代抗生素,應(yīng)用于人體疾病的治療”,敘述不正確的是根據(jù)斑馬魚的實驗結(jié)果,說明蛭弧菌一定能用于人體疾病的治療,故選A.(選填下列字母)
故答案為:(1)上皮;水分;
(2)侵入(入侵);宿主細胞的內(nèi)容物;寄生;
(3)白細胞;B; D;
(4)2、3、4;
(5)A.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線的組成、對照試驗的特點以及提高學生接收圖表信息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 | |
B. | 遺傳物質(zhì)是DNA | |
C. |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yīng)的片段 | |
D. | DNA分子都是成對存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B. |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 ||
C.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 D.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水+二氧化碳$→_{葉綠體}^{光}$有機物+氧氣 | |
B. | 水+二氧化碳$\stackrel{葉綠體}{→}$有機物+二氧化碳 | |
C. | 水+氧氣$→_{葉綠體}^{光}$有機物+氧氣 | |
D. | 有機物+二氧化碳$→_{葉綠體}^{光}$水+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是它們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單位 | |
B. | 它們的結(jié)構(gòu)層次都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 | |
C. | 通常它們的發(fā)育起點都是受精卵 | |
D. | 水蜜桃和牛的性狀都是由它們細胞內(nèi)的基因控制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