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_____。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套作又稱套種,是指在前季作物處于生長后期時,在植株與植株之間播種、栽植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大蒜套作辣椒的栽植模式,可充分利用蒜區(qū)光照、水肥、土地等資源,提升經(jīng)濟效益。圖1為大蒜和辣椒的套作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大蒜和辣椒屬于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者。大蒜、辣椒與田間雜草之間的種間關系是______。
(2)將大蒜和辣椒采用套作的方式種植,能夠形成高矮層次,改善透光、通風條件,利于作物進行______作用,其固定的______(能量)可以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植物體制造的有機物內,起到增產的作用。
(3)如圖所示,日常只從甲處灌溉,發(fā)現(xiàn)乙處的辣椒植株總體上比丁處的更加高壯,這主要是由于_______的差異引起的,這一現(xiàn)象屬于_____(填“可遺傳”或“不可遺傳”)變異。
(4)與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大蒜辣椒套作等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離不開人的定期管理,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角度分析,主要是因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內某結構的血流情況,乙代表某結構,甲、丙代表與其相連的血管,箭頭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若乙表示骨骼肌,則丙內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 若乙表示肺部毛細血管網(wǎng),則丙內流靜脈血
C. 若乙表示小腸,則飯后丙內葡萄糖含量增加
D. 若乙是胰島,則飯后丙內胰島素含量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對植物生長十分重要。學習了根尖的結構后,小端同學很想知道能使根持續(xù)生長的結構是否在根的尖端部位?于是她和同學做了以下實驗:
步驟 | 實驗過程 | |
Ⅰ | 將60粒菜豆種子放在鋪有紙巾的培養(yǎng)皿中,每天加入適量清水(不要淹沒種子),室溫下培養(yǎng)。 | |
Ⅱ | 菜豆種子萌發(fā)后,待幼根長到1.5cm左右時用防水記號筆從尖端處進行2mm為間隔的等距離劃線,然后將其平均分成兩組。 | |
Ⅲ | 甲組 | 乙組 |
根尖不作處理,將幼根浸泡在適量清水中培養(yǎng)4天。 | 切除幼根的最尖端1mm,其余處理與甲組相同。 | |
Ⅳ | 測量并記錄從根的尖端到標記a處的長度,用L表示,結果如下圖1、2。 |
(1)菜豆種子是由圖3中的[_____]______發(fā)育而來。步驟Ⅰ中菜豆種子萌發(fā)時添加的清水不能淹沒種子,是因為種子萌發(fā)除需要一定的水分外,還需要______。
(2)為控制實驗的單一變量,步驟Ⅰ中應補充的內容是______。
(3)觀察圖1和圖2,描述甲乙兩組幼根根尖的生長情況:______。乙組幼根的生長主要集中在前2天,之后不能持續(xù)伸長,很有可能是將根尖的______區(qū)切除掉了,細胞無法持續(xù)分裂。
(4)綜合以上結果,本實驗可得出結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_________。除了產生卵子外,還能夠分泌____________,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2)精子和卵子在[ ]___________結合形成受精卵。
(3)胚胎發(fā)育的場所是[ ]_________。胎兒通過__________從母體內獲得各種養(yǎng)料和氧氣。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發(fā)育成熟,由母體產生出的過程叫__________。
(4)隨著“哇”的一聲啼哭,嬰兒的呼吸系統(tǒng)開始工作了,其中的_________是嬰兒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5)嬰兒長大,進入青春期,男孩會出現(xiàn)__________,女孩會出現(xiàn)__________,這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不必緊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葉肉細胞內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①②為相關氣體,A為細胞內相關細胞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①代表的是氧氣
B. A代表的是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
C. 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
D. 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