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3.如圖是某個生物興趣小組對一個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做調查之后,所繪制的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共有4條食物鏈,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某種不能分解的有害物質的污染,一段時間后,體內有害物質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蛇.
(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看,圖中的植物屬于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者,所有的動物都屬于消費者.收貨季節(jié),有不少農民在田里焚燒農作物的秸稈,造成大氣污染,針對這一現象,興趣小組的同學向有關部門建議建造沼氣池,利用秸稈產生沼氣,那么,分析幾根產生沼氣的生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3)通過調查,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認識到,如果人們?yōu)榱艘粫r的經濟利益,大量捕捉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蛇、蛙、鳥,就會造成昆蟲、鼠的大量繁殖,從而導致糧食大量減產,因此可見,每種動物都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們呼吁,不要隨意滅殺任何一種動物.

分析 由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知道:(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2)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3)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
(4)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yǎng)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 解:(1)食物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之間由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鏈狀結構.每條食物鏈的起點都是生產者(綠色植物)箭頭指向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該圖中共有4條食物鏈:分別是植物→鼠→蛇、植物→昆蟲→蛙→蛇、植物→鳥→蛇、植物→昆蟲→鳥→蛇.
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毒物質(重金屬等)在食物鏈中隨著營養(yǎng)級別的增高有富集現象,營養(yǎng)級別越高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高.如果往農田中噴灑農藥,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最后體內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蛇.
(2)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全部生物.根據獲得的營養(yǎng)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指的是綠色植物.它們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物,并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消費者指的是各種動物.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的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機物.故圖中的動物屬于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消費者.分解秸稈產生沼氣的生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3)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說明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們?yōu)榱艘粫r的經濟利益,大量捕捉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蛇、蛙、鳥,昆蟲和鼠因失去天敵,就會大量繁殖,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就會遭到破壞,所以人們不要隨意滅殺某種動物,因為動物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為:(1)4;蛇;
(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3)昆蟲、鼠;生態(tài)平衡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食物鏈的概念和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小劉家的露臺上種了幾株向日葵幼苗,他非常喜歡它,經常給它施用肥料,爸爸告訴他,施肥要適當即可,否者會把幼苗“燒死”.施肥過多會導致幼苗“燒死”的原因是(  )
A.根細胞吸水過多B.根細胞失水過多
C.細胞吸收無機鹽過多D.根細胞吸收無機鹽過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小楊是個愛動腦、愛動手的學生,課外時間喜歡做一些小實驗.在他學習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后,知道了種植馬鈴薯時,通常是將它的塊莖切成幾塊,每塊種薯上要保留一個芽眼,芽眼生出的幼芽生長發(fā)育成為一株馬鈴薯幼苗,沒有帶芽眼的馬鈴薯塊莖則不能發(fā)芽.
為了驗證該知識,小楊同學設計進行了下面實驗.請根據這一實驗分析回答問題.
①兩個盛有潮濕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編號為甲、乙.
②將挑選好的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塊若干,分成兩組,將有芽眼馬鈴薯塊莖種在甲花盆內,將沒有芽眼馬鈴薯塊莖種在乙花盆內.將兩花盆放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
(1)馬鈴薯的這種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2)小楊同學作出的假設是馬鈴薯塊發(fā)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響.
(3)你認為他將馬鈴薯塊莖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塊的目的是控制變量.
(4)小楊設置甲、乙兩花盆的目的是形成對照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
A.B.小腸C.大腸D.肝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各組生物,都屬于真菌的一組是( 。
A.香菇、根霉菌、乳酸菌B.酵母菌、銀耳、黃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D.大腸桿菌、銀耳、猴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人胰島素分泌不足,可能會患上( 。
A.糖尿病B.甲亢C.呆小癥D.低血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針對如圖的結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如圖不是動物細胞
B.
如圖有細胞核
C.
如圖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
如圖沒有細胞結構,但能獨立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據記載,進入20世紀后,幾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種鳥類或哺乳動物從地球上消失.在造成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原因中,主要是( 。
A.干旱少雨,飲水缺乏B.天敵過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饑餓而死D.人類活動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中,A、B、C表示植物體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D、E為該植物體的營養(yǎng)器官,請分析回答:
(1)圖中A過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動.
(2)植物體主要通過圖中的E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其中90%以上通過B過程散失.(用圖中的字母作答)
(3)圖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C過程(用圖中的字母作答),這一過程在細胞的葉綠體中進行.
(4)圖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進出植物體.
(5)由于某種原因,要將上述植物移栽,為提高其成活的可能性,移栽時要注意保護其根部外,還應適當剪去一部分枝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