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字母“b”,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圖象是( 。
A. b B. q C. d D. p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圖是玉米種子的構造圖,請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②)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種子的胚由(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組成。
(3)玉米種子中的營養(yǎng)物儲藏在( )__________中。
(4)將玉米種子從中央縱向剖開,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鏡觀察,發(fā)現(xiàn)變成藍色的結構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A,B,C,D,E是常見的五種動物,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動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的有________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________。
(2)B的身體表面有外骨骼,具有的________作用.
(3)C的生殖方式為________,大大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4)E的________發(fā)達,可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它的身體內還有發(fā)達的氣囊與肺相通,獨特的呼吸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花褪殘紅青杏小”。下列關于“小青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杏的“果肉”是由子房發(fā)育而成的
B. 開花后要經(jīng)過傳粉、受精才能形成小青杏
C. 杏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
D. 我們吃的杏仁是由胚珠發(fā)育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的棕色眼睛和藍色眼睛由一對基因控制(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如圖甲是一個家族眼睛顏色的遺傳情況,圖乙所示人的生殖過程中,一個受精卵分裂后偶然發(fā)育為兩個胚胎,兩個胚胎發(fā)育成兩個孩子的部分階段,請分析回答:
(1)由圖甲家庭眼睛顏色遺傳情況可推斷,4和5的基因分別是_____,6的基因型是_____。
(2)7和8的子女中,有兩個是雙胞胎,其生殖過程如圖乙所示,據(jù)此可知________(填序號)是雙胞胎,A和B所含的性染色體分別是________。在上述生殖過程中,產(chǎn)生A的器官是________,A和B結合為受精卵的場所是________。
(3)如果3和4再生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的眼睛顏色是藍色的概率是________。9的眼睛顏色為藍色,與父母眼睛顏色不同,這種變異屬于________的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陽陽探究種子萌發(fā)是否需要光照,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放入一粒小麥種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適宜溫度下放在暗處,結果不萌發(fā)。對實驗的下列分析與評價不合理的是
A. 實驗缺乏對照,不具說服力
B. 種子太少,偶然誤差增大
C. 結果證明種子正處在休眠期
D. 水分、氧氣滿足種子萌發(fā)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種子的萌發(fā)受多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下表是利用菜豆種子進行的五組實驗:將100粒飽滿而完整的菜豆種子隨機分成5等份,分別放在底部鋪有棉花的5個培養(yǎng)皿中,在不同的條件下培養(yǎng)數(shù)日并記錄結果。請回答相關問題:
(1)乙組實驗中種子不能萌發(f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對照甲、丙兩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照甲、戊兩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裝置中均有1—2粒種子沒有萌發(fā),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中,共有______組對照實驗。丙、戊兩組實驗可以形成對照嗎?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沙塵暴仍然頻繁在我國北方發(fā)生,嚴重干擾和危害了人們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引起沙塵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 )
A. 人類盲目地開發(fā)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區(qū)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 環(huán)境污染導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銳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