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將盆栽扶桑枝條上一葉片的主脈切斷(見圖).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后,取下該葉片脫色,加碘液處理,葉片的上半部呈棕黃色,下半部呈藍黑色.這個實驗結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
A. 水 B. 陽光 C. 空氣 D. 溫度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培育出含有人凝血因子的轉(zhuǎn)基因羊,在羊的乳汁中含有能夠治療血友病的藥物,轉(zhuǎn)基因羊的培育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關于生物工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轉(zhuǎn)基因羊合成人凝血因子,說明性狀受基因的控制
B. 圖中所示的轉(zhuǎn)基因羊培育過程是無性生殖
C. 轉(zhuǎn)基因羊的遺傳信息主要來自于代孕母羊
D. 通過轉(zhuǎn)基因技術使生物產(chǎn)生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學習行為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只有脊椎動物才有學習行為
B.鳥類和哺乳類都有學習行為
C.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越復雜
D.學習行為是由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顯微鏡結構圖,并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標號所代表的結構名稱 ② ____③ ____④ ____⑩ ____
(2)對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____和[] ____
(3)能大范圍升降鏡筒的是[] ______,能小范圍升降鏡筒的是[] ______
(4)能反射光線的是[] _____,能調(diào)節(jié)光線強弱的是[]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銀邊天竺葵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后,用黑圓紙片將B處從兩面遮蓋,光照幾小時,摘下這片葉,經(jīng)過酒精隔水加熱后取出,滴加碘液.分析回答:
(1)葉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熱,酒精變綠,說明________會溶解于酒精.取出葉片,并滴加碘液.滴加碘液的目的是為了證明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________ .
(2)加碘液處理后發(fā)現(xiàn)A,B兩處不變色,其原因是:A處:缺少________ ,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處:缺少________ ,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3)實驗前將其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取牽;ǖ娜~子進行如圖所示的光合作用實驗,圖中第I、Ⅲ號葉子為綠葉,Ⅱ號葉子為白斑葉(部分為綠色,部分為白色).請分析回答:
(1)實驗前,首先要將這株牽;ǚ旁诎堤幰粫円,目的是為了使葉片的 先耗盡.
(2)然后將這株牽;ǚ胖霉庀聰(shù)小時,再將這三片葉子取下,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使葉中的 溶解.注意隔水加熱,否則危險.
(3)清洗后,依次向這三片葉子滴加碘酒.I葉片中被鋁箔遮住的部分 (會或不會)變藍,沒有被遮住的部分 (會或不會)變藍,這說明 ;Ⅱ葉片綠色部分變藍而白色部分不會變藍,這又說明 ;Ⅲ葉片 (會不會)變藍(Ⅲ葉片放在含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無色密封玻璃瓶中,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這說明 .
(4)下列哪種情況不能作為對照實驗? .
A.將葉片I的被鋁箔遮住的部分和未被鋁箔遮住的部分進行比較
B.將葉片Ⅱ的綠色部分和白色部分進行比較
C.將葉片Ⅱ的白色部分和綠色葉片III進行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顯示兩類生物細胞分裂過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1顯示______________細胞的分裂過程;圖2顯示________細胞分裂過程。
(2)描述在細胞分裂時,兩圖中A.時期結構2內(nèi)所發(fā)生的變化的:___________。
(3)仔細觀察兩圖,描述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所示結構的變化過程。圖1中結構1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圖2中結構1的變化:____________。
(4)每幅圖中C所示細胞與A所示細胞的結構和_________________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些生物結構或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除③外,其他都有細胞結構,都屬于真核細胞
B. ①進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nèi)
C. 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釀酒,④對污水凈化有一定作用
D. ①②④是由細胞直接構成生物體,而⑤是構成植物體的最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