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進行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實驗時,除了哪一條件外,其他條件的選擇應該相同( )
A. 葉片的種類 B. 葉片的顏色
C. 葉片的形狀 D. 葉片的濕度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產生卵細胞的結構和受精的場所分別是( 。
A. 卵巢、子宮 B. 卵巢、輸卵管 C. 子宮、輸卵管 D. 子宮、陰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戴勝是北京地區(qū)常見的一種鳥類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鳥綱動物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覆羽成翼
B.食量大飛行時耗能多,雙重呼吸
C.鳥卵中的胚盤發(fā)育成幼體
D.體溫高,隨環(huán)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鳥的形態(tài)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與鳥適于飛行生活沒有關系的是
A.用堅硬的角質喙啄取食物
B.身體呈流線型,體表被覆羽毛
C.胸肌發(fā)達,前肢變成翼
D.有發(fā)達的氣囊輔助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消化系統(tǒng)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人體消化道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圖中屬于消化腺的有唾液腺、[________]肝臟和[________]胰腺(填圖中標號),肝臟分泌的________中沒有消化酶,起到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
(2)圖中③所示的器官是________,圖中⑤所示的器官是________.
(3)我們吃的食物主要在[]________內被消化、吸收后隨血液循環(huán)運往全身各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滇池是云南省滇中地區(qū)重要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滇池中有藻類、水草、浮游動物、螺螄、魚、紅嘴鷗等生物,圖 為滇池中食物網簡圖,表 為滇池受到某種重金屬物質污染后,重金屬物質在部分生物體內的分布數值;卮鹣铝袉栴}:
生物類型 | 重金屬物質的含量(單位 g /g) |
藻類、水草 | 0.04 |
浮游動物、螺螄 | 1.24 |
食肉的魚類 | 3.42 |
紅嘴鷗 | 75.5 |
(1)螺螄體外有堅固的螺殼,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_____動物,它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成分是_____。
(2)食物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同生物之間以_____關系建立起來的營養(yǎng)結構。在上述食物網中請寫出一條含有螺螄的食物鏈_________,其中螺螄和浮游動物之間屬于競爭關系。
(3)從表 1 的數據分析可知,重金屬物質在各級生物體內的濃度變化呈現__________特點。
(4)螺螄的最適生長水溫在 20~25℃左右,水溫達 15℃以下和 30℃以上時即停止攝食活動,說明螺螄的攝食與生長受水溫的影響,同時也是螺螄對水溫變化的一種_____。從進化而言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PM2.5的含量是檢驗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PM2.5顆粒能通過人體呼吸進入人體內,危害人體健康。在霧霾天氣里,出門戴口罩成了大多數人的習慣.口罩的類型有很多,那么哪種材料制成的口罩有更強的阻隔PM2.5的效果呢?某同學利用一種空氣質量檢測儀做了模擬實驗.該儀器測量PM2.5的計量單位為ug/m3 . 模擬實驗步驟如下:
1正規(guī)藥店購買以下三種不同材質的口罩:一次性醫(yī)用口罩、普通棉布口罩、帶活性炭濾網的棉布口罩;
2在室內封閉無風環(huán)境中測量空氣中PM2.5含量;
3用以上三種口罩嚴密包裹空氣質量檢測儀進風口,檢測PM2.5含量;
4分三次檢測上述不同條件下PM2.5含量.
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不同測試條件下的PM2.5含量(計量單位:ug/m3)
(1)研究表明,部分PM2.5顆粒能通過________系統(tǒng)進入血液,進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該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________組成.
(2)我們提倡用鼻呼吸,是因為鼻毛、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氣體變得________和________,鼻黏膜內豐富的毛細血管還能使氣體變的________.
(3)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除此之外其他實驗條件都相同.
(4)為減小實驗誤差,應對表中三組數據做怎樣的處理?________.
(5)根據上述模擬實驗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三種口罩中,阻隔PM2.5顆粒效果較好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