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長頸鹿個體頸的長短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這種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稱為          ,這些差異是可             的。
(2)圖2所示的現(xiàn)象叫做              。
(3)食物在決定長頸鹿個體生存和淘汰的過程中起到了              作用。
(4)由上可知,生物只有通過                   ,才能夠不斷進化。

(1) 變異   , 遺傳     。(2) 生存斗爭     。
(3) 選擇      。(4) 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

解析試題分析:古代的長頸鹿有的頸長些,有的頸短些,這是生物的變異現(xiàn)象,這些變異是遺傳物質(zhì)改變引起的,因此這些性狀是可以遺傳的,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頸長些的能夠吃到高處的樹葉,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這是適者生存,四肢和頸短的個體,吃不到高處的樹葉,導致營養(yǎng)不良,體質(zhì)虛弱,本身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會就更小,甚至死亡,這是不適者被淘汰,經(jīng)過許多代后頸短些的長頸鹿就被淘汰了,達爾文認為,在激烈的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這就是說自然界中的生物,經(jīng)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生物的進化是在遺傳、變異的基礎上進行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考點:自然選擇學說。
點評:此題較新穎,難度一般,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解自然選擇的過程特點.達爾文關(guān)于長頸鹿進化過程的解釋:變異→環(huán)境選擇→適者生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長頸鹿個體頸的長短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這種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稱為
變異
變異
,這些差異是可以遺傳的.
(2)圖[3]表明當球環(huán)境變得干旱缺乏青草時,頸長的個體容易獲得更多的食物,說明
有利
有利
變異的個體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
(3)從長頸鹿的進化歷程看,頸長的變異是由于
環(huán)境
環(huán)境
的改變引起的,在這一過程中環(huán)境的改變起了推動的作用.
(4)用簡單語言描述圖[3]所示的現(xiàn)象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5)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認為長頸鹿頸子變長是
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
逐漸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表示的長頸鹿個體頸的長短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這種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稱為
變異
變異
,這些差異是可
遺傳
遺傳
的.
(2)圖{2}所示的現(xiàn)象叫做
生存斗爭
生存斗爭
;此過程會由于
食物減少
食物減少
而愈加激烈.
(3)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圖{3}所示的現(xiàn)象: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4)自然選擇是通過
生存斗爭
生存斗爭
實現(xiàn)的.
(5)現(xiàn)代長頸鹿是通過長期的
遺傳、變異
遺傳、變異
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
逐代積累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長頸鹿個體頸的長短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這種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稱為
變異
變異
,這些差異是可
遺傳
遺傳
的.
(2)圖2所示的現(xiàn)象叫做
生存斗爭、食物減少
生存斗爭、食物減少

(3)食物在決定長頸鹿個體生存和淘汰的過程中起到了
選擇
選擇
作用.
(4)由上可知,生物只有通過
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
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
,才能夠不斷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4屆云南省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長頸鹿個體頸的長短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這種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稱為          ,這些差異是可             的。

(2)圖2所示的現(xiàn)象叫做              

(3)食物在決定長頸鹿個體生存和淘汰的過程中起到了              作用。

(4)由上可知,生物只有通過                   ,才能夠不斷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