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Ⅰ和Ⅱ分別表示某種病毒先后兩次侵染人體后,人體產(chǎn)生抗體的數(shù)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人體內(nèi)能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是吞噬細胞
B. 病毒第二次侵染后,人體產(chǎn)生的抗體大量增多
C. 第一次侵染后形成的免疫功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D. 人體產(chǎn)生的抗體對多種病毒都有免疫作用
【答案】B
【解析】人體內(nèi)能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是漿細胞,A錯誤;
首次感染時,病毒侵入人體,刺激人體的淋巴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即抗體;隨著病毒的增殖,抗體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趨勢,其后抗體開始與相應抗原結合從而使抗原被吞噬細胞吞噬消滅,抗體慢慢減少.當?shù)诙�,同樣的病毒侵入人體后,病毒剛開始繁殖,抗體的數(shù)量便會急劇膨脹,比病毒要多得多,消滅病毒,然后病毒開始減少,抗體也隨之減少,第二次抗體的增值要比第一次大的多,B正確;
產(chǎn)生抗體屬于第三道防線是特異性免疫,因此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屬于特異性免疫,不是非特異性免疫,C錯誤;
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人體所產(chǎn)生的抗體只能對該種病毒有免疫作用,D錯誤。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人腿部受傷出血,血為鮮紅色,呈噴射狀流出,該血管名稱和止血部位分別是( )
A.靜脈和遠心端 B.動脈和遠心端 C.靜脈和近心端 D.動脈和近心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芬同學計劃跟團去西藏旅游,醫(yī)生建議她取消行程。原因是高原反應可能危及她的生命。請你幫她分析,并據(jù)圖回答
(1)醫(yī)生測得她的血壓為21.3/13.3 KPa(正常值為l8.7~12/12~6.7KPa),則她患_______。(填“高血壓”或 “低血壓”)
(2)進入高原后,人的呼吸頻率會加快。空氣進入肺的過程①是通過_______運動實現(xiàn)的。
(3)經(jīng)過②_______后,肺部毛細血管的血液變成含氧多的___血流回心臟的[____ ]。
(4)氧氣在血液運輸過程中由紅細胞中的_______攜帶。
(5)高原反應過程中,心率增加,由[D] _______搏出的血量增加,加重血管負擔,小芬同學可能會因顱內(nèi)出血而危及生命。
(6)經(jīng)過④后,組織細胞獲得氧氣,進行_______作用,分解有機物的同時釋放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A、B、C分別表示某植物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乙為該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nèi)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只有A
B. 圖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線是Ⅰ,它與圖甲中的C生理活動相對應
C. 圖甲中植物在黑暗環(huán)境中吸收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
D. 移栽植物時,常在陰天和傍晚進行,其目的是為了抑制圖甲中的A生理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血液通過組織細胞處的血管時,氧氣的含量發(fā)生變化,圖中縱坐標表示氧氣含量,橫坐標表示由主動脈→組織細胞處的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的血液流動方向,正確表示氧氣含量變化的曲線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取生長正常的天竺葵葉片進行如圖9-31中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實驗:
①將此裝置經(jīng)黑暗處理一晝夜后,移至光下數(shù)小時,再將這三片葉取下,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養(yǎng)皿中,分別向這三片葉上滴加碘液,觀察三片葉是否變藍。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設置了________組對照實驗。
(2)通過上述的對照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乙中式a和式b分別表示植物體內(nèi)的兩種生理活動。式b中能量來源是式a中的__________。
(4)分析圖乙,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強度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響。
(5)針對甲實驗,對于溫室里種植的作物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答出一條)等措施可以提高產(chǎn)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