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Rt△ABC,∠ACB=90°,已知∠A<∠B,以AB邊上的中線CM為折痕,將△ACM折疊,使點A落在點D處,如果線段CD恰好與線段AB垂直,則tanA=   
【答案】分析:根據(jù)折疊的性質(zhì)可知,折疊前后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D=∠A,∠MCD=∠MCA,再由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的性質(zhì)可得出∠MCD=∠D,從而求得∠A的度數(shù),也就能得出tanA的值.
解答:解:在直角△ABC中,CM=AM=MB,(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中線等于斜邊一半),
∴∠MCB=∠B,∠A=∠ACM,
由折疊的性質(zhì)可得:∠A=∠D,∠MCD=∠MCA,AM=DM,
∴MC=MD,MB⊥CD,
∴CM=DM,∠CMB=∠DMB,
∴∠CMB為△ACM的外角,
∴∠B=∠CMB=∠A+∠ACM=2∠A,
又∠A+∠B=90°,
∴∠A=30°,
∴tanA=tan30°=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圖形的折疊變化及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關(guān)鍵是要理解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根據(jù)軸對稱的性質(zhì),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只是位置變化.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Rt△ABC的直角邊AC落在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是2,以A為旋轉(zhuǎn)中心逆時針旋轉(zhuǎn)△ABC.
(1)當(dāng)∠B=70°時,則旋轉(zhuǎn)角度至少是
 
度時,點B的對應(yīng)點落在數(shù)軸上;
(2)若AB=
5
,點B的對應(yīng)點B1第一次落在數(shù)軸上時,那么點B1所表示的數(shù)是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Rt△ABC中,∠C=90°,BC=6cm,AC=8cm,點P從B點出發(fā),以2cm/s的速度向點C運動,點Q從C點出發(fā),以1cm/s的速度向點A運動.若P,Q同時出發(fā),則經(jīng)過
2.4
2.4
s時,P,Q兩點的距離最近,最近距離為
6
5
5
6
5
5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Rt△ABC中∠B=90°,Rt△DEF中∠E=90°,OF=OC,AB=6,BF=2,CE=8,CA=0,DE=15.
(1)求證:△ABC∽△DEF;
(2)求線段DF,F(xiàn)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3•封開縣一模)如圖,Rt△ABC的直角邊BC=8,AC=6
(1)用尺規(guī)作圖作AB的垂直平分線l,垂足為D,(保留作圖痕跡,不要求寫作法、證明);
(2)連結(jié)D、C兩點,求CD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Rt△ABC中,∠C=90°,AC=4,BC=3,以△ABC的一邊為邊畫等腰三角形,使它的第三個頂點在△ABC的其它邊上.請在圖①、圖②、圖③、圖④中分別畫出一個符合條件的等腰三角形,且四個圖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各不相同,并在圖中表明所畫等腰三角形哪兩條邊相等(要求尺規(guī)作圖并保留痕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