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博野縣模擬)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AC:y=
4
3
x+8
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C,拋物線y=ax2+bx+c過點A、點C,且與x軸的另一交點為B(x0,0),其中x0>0,又點P是拋物線的對稱軸l上一動點.
(1)求點A的坐標,并在圖1中的l上找一點P0,使P0到點A與點C的距離之和最;
(2)若△PAC周長的最小值為10+2
41
,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及頂點N的坐標;
(3)如圖2,在線段CO上有一動點M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從點C向點O移動(M不與端點C、O重合),過點M作MH∥CB交x軸于點H,設(shè)M移動的時間為t秒,試把△P0HM的面積S表示成時間t的函數(shù),當t為何值時,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分析:(1)令y=0,計算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點A的坐標,根據(jù)軸對稱性,連接CB與對稱軸l的交點即為到點A與點C的距離之和最小的點;
(2)當點P在點P0處時,△PAC的周長最小,此時三角形的周長等于AC+CB,再根據(jù)直線AC的解析式求出點C的坐標,再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長,從而得到CB的長度,再次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B的長度,從而得到點B的坐標,然后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進行計算求出拋物線解析式,轉(zhuǎn)化為頂點式形式寫出頂點坐標即可;
(3)先表示出OM的長度,然后判定△OMH和△OCB相似,再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列式求出MH的長度,過點M作MD⊥CB于點D,然后根據(jù)∠OCB的正弦列式求出MD的長度,再根據(jù)平行線間的距離相等,點P0到MH的距離等于MD的長度,再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列式并整理即可得到S與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最后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解答.
解答:解:(1)令y=0,則
4
3
x+8=0,
解得x=-6,
所以,點A的坐標為A(-6,0),
連接CB與直線l相交于一點,交點即為P0;

(2)當點P在點P0處時,△PAC的周長最小,
此時,可求點C的坐標為(0,8),
在Rt△AOC中,AC=
AO2+OC2
=
62+82
=10,
∵△PAC周長的最小值為10+2
41

∴CB=10+2
41
-10=2
41
,
在Rt△BOC中,OB=
OB2-OC2
=
(2
41
)
2
-82
=10,
∴點B的坐標為(10,0),
∵點A(-6,0),B(10,0),C(0,8)都在拋物線y=ax2+bx+c上,
36a-6b+c=0
100a+10b+c=0
c=8
,
解得
a=-
2
15
b=
8
15
c=8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
2
15
x2+
8
15
x+8,
∵y=-
2
15
x2+
8
15
x+8=-
2
15
(x2-4x+4)+
8
15
+8=-
2
15
(x-2)2+
128
15

∴頂點N的坐標為(2,
128
15
);

(3)∵點M的速度是每秒2個單位,
∴OM=OC-CM=8-2t,
∵MH∥CB,
∴△OMH∽△OCB,
MH
CB
=
OM
OC
,
MH
2
41
=
8-2t
8
,
解得MH=
4-t
2
41

過點M作MD⊥CB于點D,則sin∠OCB=
MD
CM
=
OB
CB
,
MD
2t
=
10
2
41
,
解得MD=
10
41
41
t,
根據(jù)平行線間的距離可得,點P0到MH的距離等于MD的長度,
所以,S=
1
2
×
4-t
2
41
×
10
41
41
t=-
5
2
t2+10t,
∵8÷2=4,
∴0<t<4,
∵y=-
5
2
t2+10t=-
5
2
(t2-4t+4)+10=-
5
2
(t-2)2+10,
∴當t=2時,S有最大值,最大值為10.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主要利用了最短路線問題,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頂點坐標的求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勾股定理,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需仔細分析,理清題目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與變化過程方可正確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博野縣模擬)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我市各旅游景點共接待游客約132000人次,將132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博野縣模擬)若拋物線y=x2-2x+m的最低點的縱坐標為n,則m-n的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博野縣模擬)在數(shù)學校本活動課上,張老師設(shè)計了一個游戲,讓電動娃娃在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依次跳動.規(guī)定:從頂點A出發(fā),每跳動一步的長均為1.第一次順時針方向跳1步到達頂點D,第二次逆時針方向跳2步到達頂點B,第三次順時針方向跳3步到達頂點C,第四次逆時針方向跳4步到達頂點C,…,以此類推,跳動第10次到達的頂點是
B
B
,跳動第2012次到達的頂點是
C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博野縣模擬)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裝有三個分別標有數(shù)字1,2,3的小球它們的形狀、大小、質(zhì)地等完全相同.小明先從盒子里隨機取出一個小球,記下數(shù)字為x;放回盒子搖勻后,再由小華隨機取出一個小球,記下數(shù)字為y.
(1)寫出(x,y)的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
(2)求小明、小華各取一次小球所確定的點(x,y)落在反比例函數(shù)y=
4x
 的圖象上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