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布置了一道思考題:如圖,點M,N分別在等邊△ABC的BC,CA邊上,且BM=CN,AM,BN交于點Q,求證:∠BQM=60°.
(1)請你完成這道思考題的證明.
(2)做完(1)后,同學們進行了反思,提出了許多問題,如:若將題中的點M,N分別移到BC,CA的延長線,直線AM,BN交于點Q,是否仍能得到∠BQM=60°?請你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分析:(1)由已知條件得△ABM≌△BCN,得∠BAM=∠CBN,又因為∠QBA+∠CBN=∠CBA=60°,所以∠QBA+∠BAM=60°,即有∠BQM=60°;
(2)和(1)同樣的求法可得△ABM≌△BCN,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質求∠BQM=60°.
解答:解:(1)在△ABM和△BCN中,
BM=CN
∠B=∠C
AB=BC
,
∴△ABM≌△BCN(SAS).
∴∠BAM=∠CBN(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
∵∠QBA+∠CBN=∠CBA=60°(已知),
∴∠QBA+∠BAM=60°(等量代換).
∴∠BQM=60°;

(2)∵BM=CN(①的結論),
∴CM=AN(等量代換).
∵AB=AC,∠ACM=∠BAN=180°-60°=120°(平角的性質),
在△BAN和△ACM中,
BA=AC 
∠BAN=∠ACM
AN=CM
,
∴△BAN≌△ACM(SAS).
∴∠NBA=∠MAC,
∴∠BQM=∠BNA+∠NAQ=180°-∠NCB-(∠CBN-∠NAQ)=180°-60°-60°=60°(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點評: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及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此題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結合求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全等三角形的證明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復習課上,老師布置了一道思考題:如圖所示,點M,N分別在等邊△ABC的BC、CA邊上,且BM精英家教網=CN,AM、BN交于點Q,求證:∠BQM=60°.
(1)請你完成這道思考題;
(2)做完(1)后,同學們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進行了反思,提出許多問題,譬如:
①若將題中“BM=CN”與“∠BQM=60°”的位置交換,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題?
②若將題中的點M,N分別移動到BC,CA的延長線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請你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并畫出圖形,給出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數(shù)學老師布置了一道思考題“計算:(-
1
30
)÷(
2
3
-
1
10
+
1
6
-
2
5
)
”,小明和小紅兩位同學經過仔細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這個問題:
小明的解法:原式=(-
1
30
)÷[(
2
3
+
1
6
)-(
1
10
+
2
5
)]

=(-
1
30
)÷(
5
6
-
1
2
)

=-
1
30
×3

=-
1
10

小紅的解法:原式的倒數(shù)為(
2
3
-
1
10
+
1
6
-
2
5
)÷(-
1
30
)=(
2
3
-
1
10
+
1
6
-
2
5
)×(-30)

=-20+3-5+12
=-10
故原式=-
1
10

(1)你覺得
 
的解法更好.
(2)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問題:
計算:(-
1
42
)÷(
1
6
-
3
14
+
2
3
-
2
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學完第2章“特殊的三角形”后,老師布置了一道思考題:已知正△ABC,點M、N分別在BC,CA邊上,且BM=CN,AM,BN交于點Q.
(1)試求出圖1中∠BQM的度數(shù);
(2)若將題中的點M、N改為在正△ABC的邊BC,CA的延長線上(如圖2),且BM=CN,若∠QBM=90°,正△ABC的邊長為1,試求出BQ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紹興)學完“幾何的回顧”一章后,老師布置了一道思考題:
如圖,點M,N分別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邊上,且BM=CN,AM,BN交于點Q.求證:∠BQM=60度.
(1)請你完成這道思考題;
(2)做完(1)后,同學們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進行了反思,提出了許多問題,如:
①若將題中“BM=CN”與“∠BQM=60°”的位置交換,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題?
②若將題中的點M,N分別移動到BC,CA的延長線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③若將題中的條件“點M,N分別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邊上”改為“點M,N分別在正方形ABCD的BC,CD邊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請你作出判斷:①
;②
;③
.并對②,③的判斷,選擇一個給出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