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已知的半徑為9cm,射線經(jīng)過點,OP=15 cm,射線相切于點.動點自P點以cm/s的速度沿射線方向運動,同時動點也自P點以2cm/s的速度沿射線方向運動,則它們從點出發(fā) s后所在直線與相切.

【答案】0.5s或10.5s.

【解析】

試題分析:PN與O相切于點Q,OQPN,即OQP=90°,在直角OPQ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PQ的值,過點O作OCAB,垂足為C.直線AB與O相切,則PAB∽△POQ,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的比相等,就可以求出t的值.

試題解析: 連接OQ,

PN與O相切于點Q,

OQPN,即OQP=90°,

OP=15,OQ=9

PQ=(cm).

過點O作OCAB,垂足為C,

點A的運動速度為cm/s,點B的運動速度為2cm/s,運動時間為ts,

PA=t,PB=2t,

PO=15PQ=12,

,

∵∠P=P,

∴△PAB∽△POQ,

∴∠PBA=PQO=90°,

∵∠BQO=CBQ=OCB=90°,

四邊形OCBQ為矩形.

BQ=OC.

∵⊙O的半徑為,

BQ=OC=9時,直線AB與O相切.

當AB運動到如圖1所示的位置,

BQ=PQ-PB=12-2t,

BQ=9

8-4t=9,

t=0.25(s).

當AB運動到如圖2所示的位置,

BQ=PB-PQ=2t-12

BQ=9,

2t-12=9

t=10.5(s).

當t為0.5s或10.5s時直線AB與O相切.

考點: 1.切線的判定;2.勾股定理;3.矩形的性質(zhì);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某大樓的頂部有一塊廣告牌CD,小李在山坡的坡腳A處測得廣告牌底部D的仰角為60°.沿坡面AB向上走到B處測得廣告牌頂部C的仰角為45°,已知山坡AB的坡度i=1,AB=10,AE=15(i=1是指坡面的鉛直高度BH與水平長度AH的比).

(1)求點B距水平面AE的高度BH;

(2)求廣告牌CD的高度.

(測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計,結(jié)果精確到0.1.參考數(shù)據(jù):≈1.414,≈1.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3分)如圖,AD△ABC的角平分線,DE⊥AC,垂足為E,BF∥ACED的延長線于點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給出下列四個結(jié)論: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共有( )

A. 4B. 3C. 2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方形網(wǎng)格中(網(wǎng)格中的每個小正方形邊長是1),ABC的頂點均在格點上,請在所給的直角坐標系中解答下列問題:

作出△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90°的△AB1C1,再作出△AB1C1關(guān)于原點O成中心對稱的△A1B2C2

(2)請直接寫出以A1B2、C2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的第四個頂點D的坐標 .(寫出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拋物線軸只有一個公共點.

)求的值.

)怎樣平移拋物線就可以得到拋物線?請寫出具體的平移方法.

)若點和點都在拋物線上,且,直接寫出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MCN,點B為平面內(nèi)一點,ABBCB.

(1)如圖1,直接寫出∠A和∠C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___;

(2)如圖2,過點BBDAM于點D,求證:∠ABD=C;

(3)如圖3,(2)問的條件下,E. FDM,連接BE、BF、CF,BF平分∠DBC,BE平分∠ABD,若∠FCB+NCF=180°,∠BFC=3DBE,求∠EBC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O的外切等腰梯形ABCD的腰長為10,O的半徑為3,求等腰梯形ABCD的面積及下底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個動點P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按箭頭所示方向作折線運動,即第一次從原點運動到(11),第二次從(1,1)運動到(2,0),第三次從(2,0)運動到(3,2),第四次從(3,2)運動到(40),第五次從(40)運動到(5,1)……,按這樣的運動規(guī)律,經(jīng)過第2013次運動后,動點P的坐標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數(shù)學家吳文俊院士非常重視古代數(shù)學家賈憲提出的從長方形對角線上任一點作兩條分別平行于兩鄰邊的直線,則所容兩長方形面積相等(如圖所示)這一推論,他從這一推論出發(fā),利用出入相補原理復原了《海島算經(jīng)》九題古證,根據(jù)圖形可知他得出的這個推論指(

A. S矩形ABMNS矩形MNDCB. S矩形EBMFS矩形AEFN

C. S矩形AEFNS矩形MNDCD. S矩形EBMFS矩形NFG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