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點P沿AB邊從點A開始向點B以2cm/s的速度移動,點Q沿DA邊從點D開始向點A以1cm/s的速度移動,P、Q同時出發(fā),用t(s)表示移動時間(0≤t≤6)

小題1:當t為何值時,△QA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小題2:當t為何值時,以點Q、A、P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

小題1:∵AB=12厘米,BC=6厘米,點P沿AB邊從點A開始向點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動;點Q沿DA邊從點D向點A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動,
∴DQ=t,AP=2t,QA=6﹣t,
當△QA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6﹣t=2t,解得t=2;
小題2:兩種情況:
=時,即=,解得t=1.2(秒);
=時,即=,解得t=3(秒).
故當經過1.2秒或3秒時,△QAP與△ABC相似.
(1)根據題意得出DQ=t,AP=2t,QA=6-t,由于△QA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則6-t=2t,求出t的值即可;
(2)由于以點Q、A、P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的對應邊不能確定,故應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將△ABC繞點A按逆時針方向旋轉θ度,并使各邊長變?yōu)樵瓉淼膎倍,得△AB′C′,即如圖①,我們將這種變換記為[θ,n].

(1)如圖①,對△ABC作變換[60°,]得△AB′C′,則S△AB′C′:S△ABC=   ;直線BC與直線B′C′所夾的銳角為   度;
(2)如圖②,△ABC中,∠BAC=30°,∠ACB=90°,對△ABC 作變換[θ,n]得△AB'C',使點B、C、C′在同一直線上,且四邊形ABB'C'為矩形,求θ和n的值;
(3)如圖③,△ABC中,AB=AC,∠BAC=36°,BC=l,對△ABC作變換[θ,n]得△AB′C′,使點B、C、B′在同一直線上,且四邊形ABB'C'為平行四邊形,求θ和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為3厘米,比例尺是1:1000000,那么兩地的實際距離是____     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中,點分別在邊上,,=6,=2,當面積是3時,則梯形的面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DE∥BC,CD和BE相交于點O,=4:25,則AD:DB=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已知:如圖,在中,D是AC上一點,聯(lián)結BD,且∠ABD =∠ACB.

小題1:求證:△ABD∽△ACB;
小題2:若AD=5,AB= 7,求A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已知點分別是邊的中點,相交于點,,則CG的長為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  ABCD中,EF∥AB,DE∶EA = 2∶3,EF = 4,則CD的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把含有30°角的三角板ABO置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兩點坐標分別為(3,0)和(0,3).動點P從A點開始沿折線AO-OB-BA運動,點P在AO,OB,BA上運動的面四民﹒數(shù)學興趣小組對捐款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速度分別為1,,2 (長度單位/秒)﹒一直尺的上邊緣l從x軸的位置開始以 (長度單位/秒)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動(即移動過程中保持l∥x軸),且分別與OB,AB交于E,F(xiàn)兩點﹒設動點P與動直線l同時出發(fā),運動時間為t秒,當點P沿折線AO-OB-BA運動一周時,直線l和動點P同時停止運動.
請解答下列問題:
小題1:過A,B兩點的直線解析式是      ▲       
小題2:當t﹦4時,點P的坐標為   ▲    ;當t ﹦   ▲    ,點P與點E重合;
小題3:① 作點P關于直線EF的對稱點P′. 在運動過程中,若形成的四邊形PEP′F為菱形,則t的值是多少?
② 當t﹦2時,是否存在著點Q,使得△FEQ ∽△BEP ?若存在, 求出點Q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