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寧德)如圖,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B=12cm,BC=8cm,DC=13cm,動點P沿A→D→C線路以2cm/秒的速度向C運動,動點Q沿B→C線路以1cm/秒的速度向C運動.P、Q兩點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當其中一點到達C點時,另一點也隨之停止.設運動時間為t秒,△PQB的面積為ycm2
(1)求AD的長及t的取值范圍;
(2)當1.5≤t≤t(t為(1)中t的最大值)時,求y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請具體描述:在動點P、Q的運動過程中,△PQB的面積隨著t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

【答案】分析:(1)過D作DE⊥BC于E點,如圖所示,把梯形的問題轉化為矩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問題,結合題目的已知條件,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E,然后也可以求出AD的長度,接著就可以求出點P從出發(fā)到點C和點Q從出發(fā)到點C所需時間,也就求出了t的取值范圍;
(2)首先通過計算確定P的位置在點P在DC邊上,過點P作PM⊥BC于M,如圖所示,由此得到PM∥DE,然后利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可以用t表示PM,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求出函數(shù)關系式;
(3)利用函數(shù)關系式結合t的取值范圍可以得到動點P、Q的運動過程中,△PQB的面積隨著t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
解答:解:
(1)在梯形ABCD中,AD∥BC、∠B=90°過D作DE⊥BC于E點,如圖所示
∴AB∥DE
∴四邊形ABED為矩形,
∴DE=AB=12cm
在Rt△DEC中,DE=12cm,DC=13cm
∴EC=5cm
∴AD=BE=BC-EC=3cm(2分)
點P從出發(fā)到點C共需=8(秒),
點Q從出發(fā)到點C共需=8秒(3分),
又∵t≥0,
∴0≤t≤8(4分);

(2)當t=1.5(秒)時,AP=3,即P運動到D點(5分)
∴當1.5≤t≤8時,點P在DC邊上
∴PC=16-2t
過點P作PM⊥BC于M,如圖所示
∴PM∥DE
==
∴PM=(16-2t)(7分)
又∵BQ=t
∴y=BQ•PM
=t•(16-2t)
=-t2+t(3分),

(3)∵由(2)知y=-t2+t=-(t-4)2+
即頂點坐標是(4,),拋物線的開口向下,
即拋物線被對稱軸分成兩部分:
在對稱軸的左側(t<4),△PQB的面積隨著t的增大而(繼續(xù))增大;
在對稱軸的右側(t>4)時,△PQB的面積隨著t的增大而減。
即當0≤t≤1.5時,△PQB的面積隨著t的增大而增大;
當1.5<t≤4時,△PQB的面積隨著t的增大而(繼續(xù))增大;
當4<t≤8時,△PQB的面積隨著t的增大而減小.(12分)
注:①上述不等式中,“1.5<t≤4”、“4<t≤8”寫成“1.5≤t≤4”、“4≤t≤8”也得分.
②若學生答:當點P在AD上運動時,△PQB的面積先隨著t的增大而增大,當點P在DC上運動時,△PQB的面積先隨著t的增大而(繼續(xù))增大,之后又隨著t的增大而減。o(2分)
③若學生答:△PQB的面積先隨著t的增大而減小給(1分).
點評:此題比較復雜,考查了梯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矩形的性質、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等知識,也以動態(tài)的形式考查了分類討論的思想,函數(shù)的知識,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寧德)如圖,直線y=kx+8分別與x軸、y軸相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A點的坐標為(4,0).
(1)求k的值;
(2)若P為y軸(B點除外)上的一點,過P作PC⊥y軸交直線AB于C.設線段PC的長為l,點P的坐標為(0,m).
①如果點P在線段BO(B點除外)上移動,求l與m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②如果點P在射線BO(B、O兩點除外)上移動,連接PA,則△APC的面積S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請你在面積S的整個變化過程中,求當m為何值時,S=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課標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寧德)如圖,直線y=kx+8分別與x軸、y軸相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A點的坐標為(4,0).
(1)求k的值;
(2)若P為y軸(B點除外)上的一點,過P作PC⊥y軸交直線AB于C.設線段PC的長為l,點P的坐標為(0,m).
①如果點P在線段BO(B點除外)上移動,求l與m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②如果點P在射線BO(B、O兩點除外)上移動,連接PA,則△APC的面積S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請你在面積S的整個變化過程中,求當m為何值時,S=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寧德)如圖,直線y=kx+8分別與x軸、y軸相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A點的坐標為(4,0).
(1)求k的值;
(2)若P為y軸(B點除外)上的一點,過P作PC⊥y軸交直線AB于C.設線段PC的長為l,點P的坐標為(0,m).
①如果點P在線段BO(B點除外)上移動,求l與m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②如果點P在射線BO(B、O兩點除外)上移動,連接PA,則△APC的面積S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請你在面積S的整個變化過程中,求當m為何值時,S=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寧德)如圖,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寧德)如圖是某居民小區(qū)的一塊直角三角形空地ABC,某斜邊AB=100米,直角邊AC=80米.現(xiàn)要利用這塊空地建一個矩形停車場DCFE,使得D點在BC邊上,E、F分別是AB、AC邊的中點.
(1)求另一條直角邊BC的長度;
(2)求停車場DCFE的面積;
(3)為了提高空地利用律,現(xiàn)要在剩余的△BDE中,建一個半圓形的花壇,使它的圓心在BE邊上,且使花壇的面積達到最大,請你在原圖中畫出花壇的草圖,求出它的半徑(不要求說明面積最大的理由),并求此時直角三角形空地ABC的總利用率是百分之幾(精確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