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標平面內(nèi),半徑為R的⊙O與x軸交于點D(1,0)、E(5,0),與y軸的正半軸相切于點B.點A、B關于x軸對稱,點P(a,0)在x的正半軸上運動,作直線AP,作EH⊥AP于H.
(1)求圓心C的坐標及半徑R的值;
(2)△POA和△PHE隨點P的運動而變化,若它們?nèi)龋骯的值;若給定a=6,試判定直線AP與⊙C的位置關系(要求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由題意知圓心C點的橫坐標為DE中點的坐標,縱坐標和B點縱坐標相等,用切割線定理求出OB的長即可,C點的橫坐標等于半徑;
(2)因為△POA≌△PHE,OE的長為直角邊和斜邊的和,而OE的長已求,用OP表示PE,并且OA=OB.
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OP的長即為a的值,過A作圓的切線為標準證明AP與⊙C的關系.
解答:解:(1)連接BC,則BC⊥y軸.
取DE中點M,連CM,則CM⊥x軸.
∵OD=1,OE=5,
∴OM=3.
∵OB2=OD•OE=5,
∴OB=
∴圓心C,半徑R=3.

(2)∵△POA≌△PHE,
∴PA=PE.
∵OA=OB=,OE=5,OP=a,
∴PA2=a2+5,
PE2=(5-a)2,
∴a2+5=(a-5)2,
a=2.

(3)解法一:
過點A作⊙C的切線AT(T為切點),交x軸正半軸于Q.
設Q(m,0),則QE=m-5,QD=m-1,
QT=QA-AT=QA-AB=
由QT2=QE•QD,
=(m-5)(m-1),
2=3m+10,
11m2-60m=0.
∵m>0,
∴m=
∵a=6,點P(6,0),在點Q的右側,
∴直線AP與⊙C相離.

解法二:
設射線AP、BC交于點F,作CT⊥AF于T.
∵△AOP∽△CTF,

而AO=,AP=
CF=BF-BC=12-3=9,
,
CT==3=R,
∴直線AP與⊙C相離.
點評:考查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能夠根據(jù)全等,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求線段等多個知識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坐標平面內(nèi),半徑為R的⊙O與x軸交于點D(1,0)、E(5,0),與y軸的正半軸相切精英家教網(wǎng)于點B.點A、B關于x軸對稱,點P(a,0)在x的正半軸上運動,作直線AP,作EH⊥AP于H.
(1)求圓心C的坐標及半徑R的值;
(2)△POA和△PHE隨點P的運動而變化,若它們?nèi),求a的值;若給定a=6,試判定直線AP與⊙C的位置關系(要求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北片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在坐標平面內(nèi),半徑為RCx軸交于點D1,0)、E5,0),與y軸的正半軸相切于點A。點AB關于x軸對稱,點Pa0)在x的正半軸上運動,作直線BP,作EHBPH。

求圓心C的坐標及半徑R的值;

⑵△POBPHE隨點P的運動而變化,若它們?nèi),?/span>a的值;

a=6時,試確定直線BPC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第24章《圓》中考題集(38):24.2 點、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在坐標平面內(nèi),半徑為R的⊙O與x軸交于點D(1,0)、E(5,0),與y軸的正半軸相切于點B.點A、B關于x軸對稱,點P(a,0)在x的正半軸上運動,作直線AP,作EH⊥AP于H.
(1)求圓心C的坐標及半徑R的值;
(2)△POA和△PHE隨點P的運動而變化,若它們?nèi),求a的值;若給定a=6,試判定直線AP與⊙C的位置關系(要求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圓》(1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嘉興)在坐標平面內(nèi),半徑為R的⊙O與x軸交于點D(1,0)、E(5,0),與y軸的正半軸相切于點B.點A、B關于x軸對稱,點P(a,0)在x的正半軸上運動,作直線AP,作EH⊥AP于H.
(1)求圓心C的坐標及半徑R的值;
(2)△POA和△PHE隨點P的運動而變化,若它們?nèi),求a的值;若給定a=6,試判定直線AP與⊙C的位置關系(要求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