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ABCD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D=6,若OA、OB的長是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兩個根,且OA>OB.
(1)求sin∠ABC的值;
(2)若E為x軸上的點,且S△AOE=,求經(jīng)過D、E兩點的直線的解析式,并判斷△AOE與△DAO是否相似?
(3)若點M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則在直線AB上是否存在點F,使以A、C、F、M為頂點的四邊形為菱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F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后,判斷出OA、OB長度,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得AB長,那么就能求得sin∠ABC的值.
(2)易得到點D的坐標為(6,4),還需求得點E的坐標,OA之間的距離是一定的,那么點E的坐標可能在點O的左邊,也有可能在點O的右邊.根據(jù)所給的面積可求得點E的坐標,把A、E代入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即可.然后看所求的兩個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是否成比例,成比例就是相似三角形.
(3)根據(jù)菱形的性質(zhì),分AC與AF是鄰邊并且點F在射線AB上與射線BA上兩種情況,以及AC與AF分別是對角線的情況分別進行求解計算.
解答:解:(1)解x2-7x+12=0,得x1=4,x2=3.
∵OA>OB
∴OA=4,OB=3.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有AB==5,
∴sin∠ABC=

(2)∵點E在x軸上,S△AOE=,即AO×OE=
解得OE=.∴E(,0)或E(-,0).
由已知可知D(6,4),設(shè)yDE=kx+b,
當E(,0)時有
解得
∴yDE=x-
同理E(-,0)時,yDE=
在△AOE中,∠AOE=90°,OA=4,OE=;
在△AOD中,∠OAD=90°,OA=4,OD=6;
,
∴△AOE∽△DAO.

(3)根據(jù)計算的數(shù)據(jù),OB=OC=3,
∴AO平分∠BAC,
①AC、AF是鄰邊,點F在射線AB上時,AF=AC=5,
所以點F與B重合,
即F(-3,0),
②AC、AF是鄰邊,點F在射線BA上時,M應(yīng)在直線AD上,且FC垂直平分AM,
點F(3,8).
③AC是對角線時,做AC垂直平分線L,AC解析式為y=-x+4,直線L過(,2),且k值為(平面內(nèi)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k值乘積為-1),
L解析式為y=x+,聯(lián)立直線L與直線AB求交點,
∴F(-,-),
④AF是對角線時,過C做AB垂線,垂足為N,根據(jù)等積法求出CN=,勾股定理得出,AN=,做A關(guān)于N的對稱點即為F,AF=,過F做y軸垂線,垂足為G,F(xiàn)G=×=,
∴F(-,).
綜上所述,滿足條件的點有四個:F1(3,8);F2(-3,0);
F3(-,-);F4(-,).
點評:一個角的正弦值等于這個角的對邊與斜邊之比;相似三角形對應(yīng)邊成比例;給定兩個點作為菱形的頂點,那么這兩個點可能是菱形的對角所在的頂點,也可能是鄰角所在的頂點.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4、如圖1,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4cm,AB=12cm,CD=8cm點P從A開始沿AB邊向B以3cm/s的速度移動,點Q從C開始沿CD邊向D以1cm/s的速度移動,如果點P、Q分別從A、C同時出發(fā),當其中一點到達終點時,另一點也隨之停止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s).
(1)t為何值時,四邊形APQD是平形四邊形?
(2)如圖2,如果⊙P和⊙Q的半徑都是2cm,那么,t為何值時,⊙P和⊙Q外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將矩形紙片ABCD按如下的順序進行折疊:對折,展平,得折痕EF(如圖①);沿CG折疊,使點B落在EF上的點B′處,(如圖②);展平,得折痕GC(如圖③);沿GH折疊,使點C落在DH上的點C′處,(如圖④);沿GC′折疊(如圖⑤);展平,得折痕GC′,GH(如圖 ⑥).
(1)求圖 ②中∠BCB′的大;
(2)圖⑥中的△GCC′是正三角形嗎?請說明理由.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1:在正方形ABCD中,AB=2,點P是DC延長線上一點,以P為圓心,PD長為半徑的圓的一段弧交AB邊于點E,
(1)若以A為圓心,AE為半徑的圓與以BC為直徑的圓外切時,求AE的長;
(2)如圖2:連接PE交BC邊于點F,連接DE,設(shè)AE長為x,CF長為y,求y與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將點B沿直線EF翻折,使點B落在平面上的B′處,當EF=
53
時,△AB′B與△BEF是否相似?若相似,請加以證明;若不相似,簡要說明理由.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觀察與發(fā)現(xiàn):
(1)小明將三角形紙片ABC(AB>AC)沿過點A的直線折疊,使得AC落在AB邊上,折痕為AD,展開紙片(如圖①);再次折疊該三角形紙片,使點A和點D重合,折痕為EF,展平紙片后得到△AEF(如圖②).你認為△AEF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為什么?
精英家教網(wǎng)
實踐與運用:
如圖,將矩形紙片ABCD按如下順序進行折疊:對折、展平,得折痕EF(如圖①);沿GC折疊,使點B落在EF上的點B′處(如圖②);展平,得折痕GC(如圖③);沿GH折疊,使點C落在DH上的點C′處(如圖④);沿GC′折疊(如圖⑤);展平,得折痕GC′、GH(如圖⑥).
(2)在圖②中連接BB′,判斷△BCB′的形狀,請說明理由;
(3)圖⑥中的△GCC′是等邊三角形嗎?請說明理由.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1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八年級第一學(xué)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xué)卷 題型:解答題

 

1.觀察與發(fā)現(xiàn):

在一次數(shù)學(xué)課堂上,老師把三角形紙片ABC(ABAC)沿過A點的直線折疊,使得AC落在AB邊上,折痕為AD,展開紙片(如圖①);再次折疊該三角形紙片,使點A和點D重合,折痕為EF,展平紙片后得到△AEF(如圖②).有同學(xué)說此時的△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嗎?請說明理由.

2.實踐與運用

將矩形紙片ABCD沿過點B的直線折疊,使點A落在BC邊上的點F處,折痕為BE(如圖③);再沿過點E的直線折疊,使點D落在BE上的點處,折痕為EG(如圖④);再展平紙片(如圖⑤).試問:圖⑤中∠的大小是多少?(直接回答,不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