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A、B兩地之間有一條河,原來從A地到B地需要經(jīng)過橋DC,沿折線A→D→C→B到達B地,現(xiàn)在新建了一座同樣長的橋EF,可直接沿直線AB從A地到達B地.已知BC=10km,∠A=45°,∠B=37°,橋DC和AB平行,則現(xiàn)在從A地到達B地可比原來少走多少路程?

(結果精確到0.1km.參考:,sin37°≈0.60,cos37°≈0.8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矩形OABC的頂點A、C的坐標分別為(10,0),(0,4),點D是OA的中點,點P在BC上運動,當ΔODP是腰長為5的等腰三角形時,點P的坐標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東臺市第四教育聯(lián)盟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判斷題

(1)閱讀并填空:如圖①,BD、CD分別是△ABC的內角∠ABC、∠ACB的平分線.

試說明∠D=90°+∠A的理由.

【解析】
因為BD平分∠ABC(已知),

所以∠1=   (角平分線定義).

同理:∠2=   

因為∠A+∠ABC+∠ACB=180°,∠1+∠2+∠D=180°,(   ),

所以∠D =   (等式性質).

即:∠D=90°+∠A.

(2)探究,請直接寫出結果,并任選一種情況說明理由:

(i)如圖②,BD、CD分別是△ABC的兩個外角∠EBC、∠FCB的平分線.試探究∠D與∠A之間的等量關系.

答:∠D與∠A之間的等量關系是   

(ii)如圖③,BD、CD分別是△ABC的一個內角∠ABC和一個外角∠ACE的平分線.試探究∠D與∠A之間的等量關系.

答:∠D與∠A之間的等量關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東臺市第四教育聯(lián)盟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p)2•(﹣p)3=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東臺市第四教育聯(lián)盟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單選題

如圖,直線a,b被直線c所截,∠1與∠2的位置關系是(  )

A. 同位角 B. 內錯角 C. 同旁內角 D. 對頂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東臺市第四教育聯(lián)盟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判斷題

先化簡,再求值:,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東臺市第四教育聯(lián)盟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將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向上平移2個單位后,所得圖象的函數(shù)表達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7屆遼寧省大石橋市中考模擬(一)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判斷題

如圖,小明在山腳下的A處測得山頂N的仰角為45°,此時,他剛好與山底D在同一水平線上.然后沿著坡度為30°的斜坡正對著山頂前行110米到達B處,測得山頂N的仰角為60°.求山的高度.(結果精確到1米,參考數(shù)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AC⊥BC, 且BC=6,AC=8,AB=10,則點B到AC的距離是 .

A. 6 B. 7 C. 8 D.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