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直線y=x+4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ABC=60°,BC與x軸交于點C.
(1)試確定直線BC的解析式.
(2)若動點P從A點出發(fā)沿AC向點C運動(不與A、C重合),同時動點Q從C點出發(fā)沿CBA向點A運動(不與C、A重合),動點P的運動速度是每秒1個單位長度,動點Q的運動速度是每秒2個單位長度.設△APQ的面積為S,P點的運動時間為t秒,求S與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3)在(2)的條件下,當△APQ的面積最大時,y軸上有一點M,平面內(nèi)是否存在一點N,使以A、Q、M、N為頂點的四邊形為菱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N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由已知得A點坐標,通過OA,OB長度關(guān)系,求得角BAO為60度,即能求得點C坐標,設直線BC代入BC兩點即求得.
(2)當P點在AO之間運動時,作QH⊥x軸.再求得QH,從而求得三角形APQ的面積.
(3)由(2)所求可知,是存在的,寫出點的坐標.
解答:解:(1)由已知得A點坐標(-4﹐0),B點坐標(0﹐4﹚,
∵OB=OA,
∴∠BAO=60°,
∵∠ABC=60°,
∴△ABC是等邊三角形,
∵OC=OA=4,
∴C點坐標﹙4,0﹚,
設直線BC解析式為y=kx﹢b,

,
∴直線BC的解析式為y=-;(2分)

﹙2﹚當P點在AO之間運動時,作QH⊥x軸.

,
∴QH=t
∴S△APQ=AP•QH=t•t=t2﹙0<t≤4﹚,(2分)
同理可得S△APQ=t•﹙8﹚=-﹙4≤t<8﹚;(2分)

(3)存在,如圖當Q與B重合時,四邊形AMNQ為菱形,此時N坐標為(4,0)
其它類似還有(-4,8)或(-4,-8)或(-4,).(4分)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的運用,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與直線交點坐標,從而求得AB的長度,由△ABC是等邊三角形,從而求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直線y=-x+4與反比例函數(shù)y=
kx
的圖象相交于點A(-2,a),并且與x軸相交于點B.
(1)求a的值;
(2)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
(3)求△AOB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8、已知直線y=kx+b與直線y=3x平行,且與y軸相交于(0,-9),則此直線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
y=3x-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直線y=2x-2與雙曲線圖y=
kx
交于點A(2,y)、B(m,n).
(1)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求B點的坐標;
(3)寫出反比例函數(shù)值大于一次函數(shù)值的x的取值范圍;
(4)求△AOB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題意,解答下列問題:
(1)如圖1,已知直線y=2x+4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求線段AB的長;
(2)公式推導:類比(1)的求解過程,P1(x1,y1),P2(x2,y2)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的兩點,如圖2,請你通過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推導公式P1P2=
(x2-x1)2+(y2-y1)2
;
(3)公式應用:已知:如圖3,A(6,1),B(2,4),問:是否在x軸、y軸上分別存在P、Q兩點,使得四邊形ABQP的周長最短?若存在,求出四邊形ABQP的周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直線y1=x+m與y2=kx-1相交于點P(-1,1),則關(guān)于x的不等式x+m>kx-1的解集的是
x>-1
x>-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