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如圖,正比例函數(shù)y=ax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A(3,2)
(1)填空:a=______;k=______.
(2)M(m,n)是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的一動點,其中0<m<3,過點M作直線MB∥x軸,交y軸于點B;過點A作直線AC∥y軸交x軸于點C,交直線MB于點D.
①當BM=DM時,求△ODM的面積;
②當BM=2DM時,求出直線MA的解析式.

【答案】分析:(1)將A的坐標代入正比例函數(shù)解析式中,求出a的值;將A坐標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即可求出k的值;
(2)①由A的橫坐標為3,得到BD=3,當BM=DM時,求出m的值,將m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n的值,確定出M坐標,三角形ODM以MD為底邊,OB為高,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求出即可;
②由BM=2DM及BD=3,求出m的長,將m的值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n的值,確定出M坐標,設直線AM的解析式為y=kx+b,將A與M的坐標代入得到關于k與b的方程組,求出方程組的解得到k與b的值,即可求出直線AM的解析式.
解答:解:(1)將A的坐標代入正比例函數(shù)y=ax中得:2=3a,解得:a=;
將A坐標代入反比例函數(shù)y=中得:2=,解得:k=6;
故答案為:;6;
(2)①由已知得BD=3,當BM=DM時,m=,
當x=時,y=4,則S△ODM=××4=3; 
②由已知得BD=3,當BM=2DM時,m=3×=2,
當x=2時,y=3,即M(2,3),
設直線MA的解析式為y=kx+b,
將A(3,2),M(2,3)代入得:,
解得:
∴y=-x+5.
點評:此題考查了反比例函數(shù)與一次函數(shù)的交點問題,涉及的知識有:待定系數(shù)法確定函數(shù)解析式,以及坐標與圖形性質,靈活運用待定系數(shù)法是解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y=x與反比例函數(shù)y=
1x
的圖象交于A、B兩點.
(1)求出A、B兩點的坐標;
(2)根據(jù)圖象求使正比例函數(shù)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值的x的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y1=x,反比例函數(shù)y2=
1
x
,由y1,y2構造一個新函數(shù)y=x+
1
x
其圖象如圖所示.(因其圖精英家教網(wǎng)象似雙鉤,我們稱之為“雙鉤函數(shù)”).給出下列幾個命題:
①該函數(shù)的圖象是中心對稱圖形;
②當x<0時,該函數(shù)在x=-1時取得最大值-2;
③y的值不可能為1;
④在每個象限內,函數(shù)值y隨自變量x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
 
.(請寫出所有正確的命題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y=ax(a≠0)的圖象與反比例函致y=
kx
(k≠0)的圖象的一個交點為A(-1,2-k2),另一個交點為B,且A、B關于原點O對稱,D為OB的中點,過點D的線段OB的垂直平分線與x軸、y軸分別交于C、E.
(1)寫出反比例函數(shù)和正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試計算△COE的面積是△ODE面積的多少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正比例函數(shù)y1=x,反比例函數(shù)y2=
1
x
,由y1,y2構造一個新函數(shù)y=x+
1
x
,其圖象如圖所示.(因其圖象似雙鉤,我們稱之為“雙鉤函數(shù)”).給出下列幾個命題:
①該函數(shù)的圖象是中心對稱圖形;
②當x<0時,該函數(shù)在x=-1時取得最大值-2;
③y的值不可能為1;
④在每個象限內,函數(shù)值y隨自變量x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二次函數(shù)y=ax2+bx+c的圖象經(jīng)過三點A(-1,0),B(3,0),C(0,3),它的頂點為M,又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與二次函數(shù)相交于兩點D、E,且P是線段DE的中點.
(1)求該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并求函數(shù)頂點M的坐標;
(2)已知點E(2,3),且二次函數(shù)的函數(shù)值大于正比例函數(shù)值時,試根據(jù)函數(shù)圖象求出符合條件的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當k為何值時且0<k<2,求四邊形PCMB的面積為
93
16

(參考公式:已知兩點D(x1,y1),E(x2,y2),則線段DE的中點坐標為(
x1+x2
2
,
y1+y2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