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溧水縣二模)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來探究其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當燭焰、凸透鏡位于圖甲中刻度對應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該像是一個倒立、
縮小
縮小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時所成的像與
照相機
照相機
所成的像性質(zhì)相同(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2)對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鏡,一個物距應該對應唯一的一個像距,但從各組匯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物距均為12.00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誤差導致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操作原因是
像沒調(diào)到最清晰的位置就進行測量了
像沒調(diào)到最清晰的位置就進行測量了

(3)實驗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蠟燭漸漸變短了,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該將光屏向
移動.
(4)把圖甲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wǎng)膜.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
靠近
靠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分析:(1)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其原理制成.
(2)要知道確定像的位置.在實驗中要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為止.
(3)原來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了,燭焰移了到主光軸的下方,所成的像將移到主光軸的上方,光屏應移到像的位置.
(4)近視眼是晶狀體變厚,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能力增強,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戴凹透鏡使光線發(fā)散一些,使像呈在視網(wǎng)膜上.當去掉凹透鏡,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光屏向凸透鏡方向移動.
解答:解:(1)蠟燭在15cm處,則此時物距為45cm-15cm=30cm,此時u>2f,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了照相機.
故答案為:縮; 照相機.     
(2)像的位置應該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時候測量的.
故答案為:像沒調(diào)到最清晰的位置就進行測量了.
(3)蠟燭變短后,像將移到主光軸上方,光屏也應移到主光軸上方;
故答案為:上.   
(4)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變厚,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光線發(fā)散一些,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視眼鏡,又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透鏡.
故答案為:靠近.
點評: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考查了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實驗前的調(diào)整工作,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凸透鏡、燭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同時還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要注意理解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溧水縣二模)為了讓同學們養(yǎng)成關注生活的良好習慣,物理老師倡導同學們對身邊一些常見的物理量進行估測,以下是他們交流的一些估測數(shù)據(jù),你認為估測數(shù)據(jù)中符合實際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溧水縣二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溧水縣二模)力是看不見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去認識它,這是在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轉(zhuǎn)化法”,下面四個研究實例中,同樣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溧水縣二模)小明一家去南京旅游,在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汽車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此標志牌處勻速到達南京,最快需要
1.5
1.5
h.小明坐在行駛的汽車上,以汽車為參照物小明是
靜止
靜止
的(填“運動”或“靜止”);汽車在上坡過程中,重力勢能將
變大
變大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溧水縣二模)如圖所示,讓金屬ab水平向右運動時,靈敏電流計指針發(fā)生擺動.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
電磁感應
電磁感應
 現(xiàn)象,利用這種現(xiàn)象發(fā)明了
發(fā)電
發(fā)電
機;某同學在實驗時,閉合開關,當金屬ab向下運動時未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原因是
沒有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沒有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