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法國科學家阿貝爾.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爾格爾因發(fā)現(xiàn)了巨磁電阻效應而榮獲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巨磁效應是指某些材料的電阻在磁場中急劇減小的現(xiàn)象,大大提高了磁、電之間信號轉(zhuǎn)換的靈敏度,如圖是其示意圖,圖中GMR是巨磁電阻,如果閉合S1、S2并使滑片向左滑動,指示燈L1的實際功率變大,GMR兩端的電壓變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分析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左圖中電流的變化,巨磁電阻的阻值隨磁場的增強而明顯減小,巨磁電阻(GMR)與周圍的磁場有關,且巨磁電阻的阻值隨磁場的增強而明顯減小,根據(jù)P=I2R可知燈泡實際功率的變化,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的特點分析GMR兩端的電壓變化.

解答 解:
如果閉合S1、S2并使滑片向左滑動,左側(cè)電路中的電阻減小,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左側(cè)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
巨磁電阻(GMR)與周圍的磁場有關,且巨磁電阻的阻值隨磁場的增強而明顯減。
右圖中,由于巨磁電阻(GMR)與L1串聯(lián),巨磁電阻的阻值減小,則這一支路中的總電阻減小,根據(jù)I=$\frac{U}{R}$可知,L1支路電流增大,由P=I2R可知指示燈L1的實際功率變大;
L1支路電流增大,根據(jù)U=IR可知,L1兩端電壓增大,由串聯(lián)分壓可知GMR兩端的電壓變小.
故答案為:變大;變。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涉及到電磁鐵磁性與電流的關系和電功率公式的應用等,判讀出巨磁電阻的變化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釣魚島是釣魚島列島的主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位于中國東海,面積4.3838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我國某海監(jiān)船從福州附近的海域出發(fā),到釣魚島附近執(zhí)行常態(tài)化監(jiān)視任務,假設正常到達目的地共用14h,速度為30km/h.試計算:
(1)海監(jiān)船在這段時間內(nèi)行駛了多少千米?
(2)若海監(jiān)船在途中因故停留了1小時,其他條件不變,則海監(jiān)船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中學生的信息檔案中,錯誤的信息是(  )
A.步行速度10m/sB.質(zhì)量50kgC.體溫36.5℃D.身高1.6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偉大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描述了瀑布的壯觀.瀑布飛流而下時,水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ㄟx填“增加”、“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實際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只要用薄薄的一層(  )
A.玻璃B.C.D.真空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為了測量某金屬塊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zhì)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測量金屬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下列數(shù)據(jù)正確的是( 。
A.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39.4 gB.金屬塊的體積為5cm3
C.金屬塊的密度為7.8×103 g/cm3D.金屬塊的密度為7.8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鹽都區(qū)張莊街道某處,安裝了兩盞“風光互補”景觀節(jié)能燈,如圖所示,它“頭頂”小風扇,“肩扛”太陽能電池板.關于節(jié)能燈的設計解釋合理的是( 。
A.小風扇是用來給太陽能電池板散熱的
B.小風扇是風力發(fā)電機,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C.蓄電池在夜晚放電時,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D.太陽能電池板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同學對下列四個物理量進行了估測,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
A.人體安全的電壓36VB.人的正常體溫是35~42℃
C.電冰箱正常工作時電流大約是1AD.電視機正常工作的電功率為1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明準備了圖所示的實驗器材:
(1)實驗時,小明應選G作為平面鏡(填字母),這樣選擇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小明應選B和C兩支蠟燭(填字母).
(3)實驗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燭焰所成像的位置上,直接觀察光屏時并沒有看到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