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20cm處移到40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
A. 像變大,像距變大 B. 像變小,像距變小
C. 像變大,像距變小 D. 像變小,像距變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青春期后,男生的聲音變得“低沉”了,這里的“低”主要指的是( 。
A. 音調(diào) B. 響度 C. 振幅 D. 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山西中考模擬示范卷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
A. 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 醫(yī)生用“B超”給病人做檢查,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C. 劇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窩狀的材料,是為了增強聲音的響度
D. 道路兩旁種植樹木可以讓居民區(qū)里更安靜,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山西中考模擬示范卷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示意圖,其中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沖程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習題:小專題(六)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 題型:單選題
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guān)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 cm
B. 當u=12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 當u=20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 cm處移動到24 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習題:小專題(六)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應用 題型:單選題
(2017•常州卷)用手機看視頻,圖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鏡)來幫忙,小明通過透鏡可看到放大了的圖像,如圖所示,手機距離透鏡15cm,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山西中考模擬示范卷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和速度的關(guān)系”。將鋼球從某一向度由靜止釋放,鋼球擺到豎直位置時,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將木塊撞出了一段距離。
(1)本實驗鋼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_______來判斷的。該科學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他們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從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該實驗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______的關(guān)系。在第3次實驗中,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實驗,請你給他們第3次實驗操作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可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的科學研究方法還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請寫出一個你所學的物理探究實驗中,用到了這個研究方法的實驗探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山西中考模擬示范卷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與聲現(xiàn)象有關(guān)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宇航員之間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真空不能傳聲
B. 調(diào)節(jié)手機鈴聲的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
C.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
D. 校園里禁止大聲喧嘩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重慶市2017-2018學年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三) 題型:填空題
清晨,草或樹葉上的露珠下面的葉脈看起來比較大,這是露珠產(chǎn)生_____鏡功能的結(jié)果,形成了 _____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