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所示,電阻箱的示數(shù)是1036Ω.

分析 按照電阻箱的讀數(shù)方法,用△所對的數(shù)字乘以下面的倍數(shù),然后把他們相加,就得出電阻箱的示數(shù).

解答 解:電阻箱的示數(shù),R=1×1000Ω+0×100Ω+3×10Ω+6×1Ω=1036Ω.
故答案為:1036.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電阻箱的讀數(shù)方法,在計算電阻箱的讀數(shù)時不要忘記乘以各指針所對應的倍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水表的讀數(shù)與之類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為了給窗子配上一塊玻璃,需要測量窗框的尺寸,在以下的測量工具中,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
A.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0cm的學生用尺
B.選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5m的皮卷尺
C.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鋼卷尺
D.選用分度值為0.1mm的游標卡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在微風吊扇的插頭處接一個發(fā)光二極管,用手旋轉葉片,電路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使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光,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過程與下列圖中實驗原理相同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小華同學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1)讓平行光垂直射到透鏡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點,如圖甲所示,透鏡的焦距為10cm.將此透鏡、蠟燭和光屏放在圖乙位置時,光屏上的像是模糊的.要使像變得清晰,在保持透鏡和蠟燭位置不變條件下,光屏應向左移動.
(2)為研究像距與焦距的關系,他選用焦距不同的三個凸透鏡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保持物距不變時,焦距越大,則像距越大 (大/。
物距u/cm實驗序號焦距f/cm像距v/cm

15
1817
21030
31260
(3)小華用若干個發(fā)光二極管組成形狀如“E”的發(fā)光物體,如圖甲所示將發(fā)光物體、凸透鏡和光屏依次組裝到光具座上并調(diào)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圖乙所示如果只將“E”,換成“R”,并在同一位置觀察,光屏上成的像應是圖丙中的④(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1)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frac{s}{t}$.
(2)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較小,(填“較小”或“較大”)其目的是:便于準確計時.
(3)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電子表,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車在做變速(勻速/變速)直線運動.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0.3m/s.
(5)在測量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下滑時間較難測出,可采用的措施是增加斜面的長度(或減小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甲、乙兩小車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     
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經(jīng)過6秒,甲、乙兩車相距2米
C.甲車的速度為10米/秒,乙車的速度為2米/秒
D.經(jīng)過5秒,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均為1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采用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如圖所示,在驗證凸透鏡成像實驗時應先調(diào)整光屏的高度,以保證燭焰的像能在光屏的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根據(jù)圖中給出的光線,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若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重力的$\frac{1}{6}$,一個人能在地球上舉起物體的最大質量是60kg,求:
(1)地球上人對物體的支持力.
(2)他在月球上能舉起的物體的最大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